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大唐:天机道师执宰女帝幕后在线阅读 - 第142章 遭忌恨当殿为难

第142章 遭忌恨当殿为难

    科举制创建于隋代,可真正推广起来却是在李世民登基后。

    增加科目,扩宽录取名额。

    这令出身寒门的怀才之士看到了晋身的希望和机会,无不大悦。

    这届科举,以上官仪为主试,于志宁为监临,遍行皇榜,招集天下士子。

    此番主持科考的秘书郎上官仪本就是贞观元年的进士,相貌堂堂,文采超群。

    日常主要负责为李世民贴身起草诏书,有“贞观第一才子”的美誉。

    此时,主父幕被召来太极殿觐见李世民。

    除了李世民,科举主考官秘书郎上官仪,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禇遂良,杨师道和李世绩等元老重臣都在。

    一看这势头,主父幕心里咯噔一下,就感觉准没好事。

    果然,看见主父幕到来,长孙无忌首先开口了:“主父大人小小年纪官配正四品上,又进幕侯爵禄,不知真实学问若何?恐要德不配位……”

    作为长孙无忌的小二弟,禇遂良马上接腔附和:“确是名不符实,难以服众……”

    “是啊,主父大人十五岁就晋了侯爵,而人家冠军侯霍去病也直到十八岁才凭军功实打实的晋封冠军侯!”

    上官仪明的赞叹主父幕,实际上却是满口讥讽嘲弄:“真是亘古罕有之奇事,千古佳话耳!”

    禇遂良作为长孙无忌的身后跟班,自然就要争当人家的枪使。

    “区区一介小道童,凭借炼制几颗半生不熟的小丹药,投机取巧搏取皇上所好。”

    所以他的话针对主父幕就格外的直接刺耳:“而获得如此封赏,恐怕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诸位大人蹿踱皇上,挤兑下官,这是要逼下官再进科举考场重新考取功名,还是为何?”

    主父幕一听这些话头,就知道今天又要经受严峻考验了。

    “简直了,下官身为道门中人,为皇上炼丹疗疾,救治晋阳公主殿下,这些都不是本事和功劳?都当是在闹在玩儿呢?”

    “主父爱卿,千万不要动怒,”李世民马上开腔了。

    “朕和众位肱股重臣对你并无恶意,仅是好奇你做学问的真才实料如何。”

    “因此就想凭借这个机会,由朕率诸位国之柱石和栋梁当殿来考校你一番。”

    “当然也不能再让爱卿你去当场参加科考了,那也太埋汰折辱人了。”

    “皇上真的就这般在心里小瞧了臣?”主父幕高声悲愤的反问李世民道。

    “爱卿,不必太当真,我们就当作一场游戏,”李世民深知主父幕道法有成,高深莫测,以道经录取科举也是绰绰有余。

    李唐尊老子为先祖,所以特别崇道,道经也作为了考科录取项目,道士们也是可以来参加科举的。

    李世民又依赖主父幕为他炼制金丹,是故也不愿太开罪主父幕,惹他恼怒。

    “朕和诸位柱石大臣一时兴起,愿当殿做你的主考座师,一试你的文采若何,”李世民又兴味盎然的道。

    “不知主父爱卿你可愿立即当场殿试一份,就与那考场上的学子们一般,我们可以耐心等待你答完试卷。”

    “只要你一旦通过朕和各位肱股大臣们的一致认可通过,你可就是唯一享有我正统天子门生的殊荣,再无人敢小瞧你……”

    “好,拿纸笔来!”主父幕猛地狂放举手高叫,就打断了李世民的话。m.zwWX.ORg

    李世民立即命令身边的大太监陈玄运道:“陈玄运,备案,奉纸笔,研墨!”

    “是,老奴遵旨!”陈玄运低头答应一声。

    哪里真要他动手,早有两个小太监出现在殿下,搬来一张文案座头,上面早备好了文房四宝。

    主父幕不复多言,大踏步就走向了文案。

    然后提笔蘸墨,泼洒挥毫,龙飞凤舞……

    一篇后世宋朝传奇宰相吕蒙正科考状元郎的那篇著名《破窖赋》,就被他当场剽窃而来,立挥而就跃然于纸上。

    笔不停顿,文不加点。

    前后倾刻而就,都不足半个钟头。

    主父幕故作张狂,待最后一笔写就,猛地掷笔于地。

    “主父大人,你的答卷就作完了?”陈玄运见此,站在殿上李世民身侧,赶紧一挥手捧的拂尘,小心的问道。

    “主父大人,天子当殿对你考校,这可是全天底下独一份,特别恩赐给你的天大殊荣,可不是儿戏。”

    长孙无忌又语气辛辣挖苦的道:“你可不要任性赌气,宜当善自珍重啊!”

    “下官殿下献丑,让长孙大人,及诸位大人们见笑了,”主父幕向殿上李世民躬身行礼,高声朗朗。

    “快,陈玄运,将主父爱卿的考卷取来,朕要马上亲自阅卷,”李世民又赶紧吩咐身边的陈玄运。

    陈玄运虽至年老,却手脚利索,行动如飞。

    扬着拂尘飞快的奔下殿,取了殿下案几上主父幕刚刚立挥而就的纸卷。

    他却不敢擅自先看,因为这可是当殿李世民对主父幕的考校。

    天子还没看,谁敢先看第一眼,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陈玄运双手捧卷,返身又急奔上殿,递送到达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立即接了在手,然后平展在自己面前的龙案上。

    “《寒窑赋》: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李世民边阅览边高声的朗读起来,最后竟然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显得极其享受的模样。

    “哈哈哈……好文,好文,此可为千古名篇,谁言幕侯无文采,诸卿何人可出其右?”李世民读罢,一阵舒爽的哈哈大笑,由衷赞叹道。暗夜残花的大唐:天机道师执宰女帝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