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大明仵作小娇娘在线阅读 -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201节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201节

    云曦望着陆青帆无奈地道:“大人与于大人直说就是,太子殿下的事……我已经释怀。”

    自怨自艾不如寻到真相,告慰太子殿下在天之灵。

    “也好。冉大人,你同于大人说说吧。”

    陆青帆挥开衣衫下摆坐到凳子上,便开始翻阅冉杓带回来的卷宗和调查结果。

    冉杓此刻也没有讲故事的心,三言两语将今日所经之事言简意赅地道来。

    之前没听明晰的任丹青和青果暗搓搓地支起耳朵又听了一回。

    期间云曦脑海里重复着今日看过的账册,再度翻阅牛敬源的口供,企图从中间找到其他蛛丝马迹。

    于植听完后神色亦十分复杂,“竟是这般……”

    可惜皇上金口玉言、圣旨已下,回天乏术。

    “大人,兵部的是假账。”

    突地,云曦举着牛敬源手里的一份口供道:“我之前看账目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只觉这兵部的账目工整程度比之户部尤甚,还惊觉怎得银两数目如此严丝合缝……”

    可做账的人都知晓,一般若骈除掉一些小零碎,银子在月末或者年末有些微的出入皆是颇为正常的现象。

    兵部的账目没有,足见其账目必定是有人后来梳理对整过的!

    “下官通过祖陵等人手里的账册,发现他们跟兵部右侍郎邵云兵往来神秘得很……”

    说到这里,冉杓也想到了一些古怪之处:“邵云兵算是兵部的老侍郎了,因跟隗尚书不对付,每年大调都难以动身,连个‘左侍郎’的名头都捞不上。平调又没甚必要,邵侍郎当初可遭了不少笑话。”

    嘲笑的多了,大家就没了兴致,后来也便无人再提。

    “但邵云兵家境很优渥。”冉杓有些狐疑地道:“贪墨银钱了?”

    “必然如此。”陆青帆冷哼一声,将邵云兵的卷宗丢在桌上:“一个贫寒子弟、中了武状元后入伍获得军功之人,怎会有那般殷实的家底。再不济也该同于大人家中一样。”

    莫名被拖下水的于植吃了个莫名的哑巴亏,也好奇地翻起邵云兵的卷宗来,随即暗暗咂舌:“我家可比邵侍郎家差远了。”

    祖父乃大理寺卿,为人公正;他虽任寺正,月奉也是有定数的,可没用过什么“膳食从十”的奢靡三膳。

    “不会吧?”任丹青好奇地道:“你家中一膳几个菜?”

    “三个,”于植老实答道:“多一人就多一菜,绝不铺张浪费。”

    主要是月奉有限。

    此言一出,刑部众人皆低头不语:要是让于大人知晓刑部内连小云曦都能在皇城根儿下独立买宅,只怕又是新一轮的嫉妒啊!

    于植见周遭气氛古怪,也不好再问,见大家都在忙碌追究查案,索性便告辞了。

    陆青帆和云曦仍旧沉浸在挖掘兵部的隐秘上,冉杓则找来了隗宪的卷宗,讲起了这位兵部尚书的家世:

    “隗尚书算是半个世家子弟。他入赘了隗家,当初这份差事本落不到他的头上。”

    隗家是陇西望族,后来连年战乱,到先祖时期已经开始没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隗家有眼光,在乱世之中投靠了大明圣祖皇帝,开创了如今的大明盛世,有开国从龙之功。

    “隗家前三代乃是世袭罔替的功勋,后来却接连单传女子,生不出儿子来了,就招婿入赘上门了。”冉杓说到这里,目光灼灼地看向云曦:“云仵作,这事儿有什么说法么?”

    “隗家男子不行。”云曦认真地道。

    陆青帆:“……”

    这二人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答啊!

    “真有这说法?”任丹青终于想起来正事儿,将自己查到了几处古怪递给陆青帆,还不忘延续上一个话题。

    “嗯,其实生儿育女是由男子决定的。”云曦一脸认真地追加了一句:“我小姨说的。”

    她也不知小姨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隗宪入赘后被提拔,他也是个争气的,后来官职便越做越大、任了六部尚书。

    任丹青低声跟陆青帆道:“这运送火药、动用火炮,本都该是兵部的事情,仓储库里没有异样不代表火炮没有动用。”

    “任师爷的意思是,他们所用的未必是现存火炮?”陆青帆沉吟片刻:“那便是被替换下的旧火炮了?”

    任丹青点点头。

    云曦将小脑袋凑过去,看到任师爷手里拿得是仓储库过去的一些旧记录,哪一年淘换了哪个旧火炮、火桶等物……

    “师爷好手段,竟然能搜罗到这些。”云曦佩服地道。

    “哪里是搜罗到的,是行贿换来的。”冉杓叹了口气。

    他在京城的人脉不可谓不广,尤其是那些衙门内的马夫走卒,哪个都得给冉杓卖个面子。

    自从升任了从五品,那些个旧识的朋友就都防备起人来了,冉杓总得有个接续的,便暗搓搓地引任丹青混迹进去。

    这情报就是从一个酒鬼马夫手中淘换来的。

    “马夫怎会有这玩意儿?”云曦一怔,“简直是宝藏马夫嘛。”

    “兵部要扔的文书多了,得用马车拉走。那车夫是个鸡贼的,暗中将这些文书积攒起来卖掉换银子,久而久之还挣了不少。这就是我今日翻了好几个小山似的旧物才找出来的旧录。”

    任丹青说着,还比划了一下那几个“小山”有多大。

    众人皆道一声“辛苦”。

    “有了这些,经手的兵部右侍郎总得给个说辞了。”

    陆青帆将几样口供和物证都揣进袖中,示意众人准备一下,去会一会那个兵部右侍郎,邵云兵。

    众人刚走到衙门口,就撞上了去而复返的大理寺寺正于植。

    “于大人,你怎么又回来了?”冉杓惊讶地问道。

    “不好了诸位大人,”于植忙不迭道:“邵侍郎在家中自尽,顺天府已经将案子移送上报到我们这里来了。”

    他才在众人口中听闻了邵侍郎有嫌疑,转头人就自尽了,高低得前来知会一声。

    “尸首呢?”陆青帆追问着,便轻快地跃上马,冲云曦伸出手,示意她也上去。

    “正往大理寺拉呢。”于植快步跟上,“案发地也已经被大理寺接管了,陆侍郎若是要接手……”

    “交移有任师爷去办。”陆青帆说完,便带着云曦策马率先往大理寺赶。

    “驾!”

    陆青帆带着云曦一骑绝尘,云曦裹紧怀里的包袱靠坐在陆青帆怀中沉声道:“我们找对了。”

    线索就在邵云兵身上。

    可还是慢了幕后之人一步。

    “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明主’能先我等一步到什么程度。”陆青帆再“驾”一声,快马疾驰得更甚。

    二人同另外一匹快马擦肩而过,云曦偏头去看,惊讶地道:“那是……贵妃娘娘身边的逐月姑娘。”

    陆青帆闻言调转马头,转头去追。

    他身下乃是历经战场厮杀的战马、非一般良驹可比,转瞬便追上了策马而去的逐月和内侍。

    “逐月姑娘!”云曦扬声唤道,让前方之马慢了下来。

    逐月见到云曦后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云姑娘,求你救救我家娘娘吧!”

    第267章 再现生机

    云曦闻言神色一慌:“贵妃娘娘怎么了?”

    “因了废太子,贵妃娘娘悬梁自缢、俨然是不想活了呀!”逐月已然顾不得体面,在街上痛哭出声。

    云曦转头看向陆青帆,一脸哀求:“大人……”

    “你去,我独自去大理寺将尸首带回来等你勘验。”陆青帆怎会不知云曦心中所想,即刻同意。

    云曦用力点点头:“多谢大人。”

    她眼睁睁地看着太子被人暗算气血逆流而亡,不能再在贵妃娘娘的事情上无所作为。

    直到这一刻,云曦都在后悔,后悔不曾为储君多做些什么;现下,她必须要帮助太子殿下保住贵妃娘娘的荣耀。

    云曦下马,逐月身后的小太监也忙不迭下马道:“贵妃娘娘的事情耽搁不得,云姑娘和逐月姐姐共骑一程、奴才跑回去就是了。”

    “辛苦公公。”云曦也没推辞,快速跟小太监交换了位置。

    “多谢了小灵子。”逐月姑娘抹了一把眼泪,低声道谢。

    小太监忙不迭摇头:“贵妃娘娘于奴才有救命之恩,奴才必要报之……二位快走吧!”

    说罢,他一拍马屁股、云曦拽着缰绳,大喊一声“驾”,两个姑娘便疾驰而去。

    陆青帆吹了个口哨,做了个手势,示意两个暗卫沿途护送两个姑娘入宫。

    做完这一切,陆青帆记住了那知恩图报的小灵子面目,快马赶往大理寺。

    路上,逐月便跟云曦说及了废太子薨逝之后的事:皇上下旨命废太子以“贤王”身份下葬,因其谋逆逼宫,除废太子宫人之外,一应宗亲皆不允其披麻戴孝、百姓不必守丧……

    “废太子殿下那样高傲的人,皇上连他身后的荣耀都不愿存续,贵妃娘娘悲痛之下便……”

    逐月说到后面再讲不下去了,哽咽着直落泪。

    云曦感同身受,轻拍着逐月姑娘的手臂安慰,沉声道:“承乾宫正是危难之际,姑娘万不可倒下,否则贵妃娘娘身边还有什么忠诚可用之人呢?”

    “是,云姑娘说得是。”逐月用力擦干眼泪,说道:“我们万不能倒下、让贼人得逞!”

    二人快速从宫门来到大内,加快脚程赶往承乾宫。

    一入宫门,周围白麻批孝的模样让云曦心头一颤,眸光闪烁的晶莹被立时压下,她快步跟着逐月姑娘来到了内殿。

    内殿中,心如死灰的贵妃娘娘仿佛一下子苍老了数十岁,艳丽无双的眉目都是晦暗,她的脖颈上有一显眼的红色淤痕,明显是之前自尽留下的。

    云曦快步走到贵妃娘娘身边,将她的手放在诊包上,片刻后喃喃道:“娘娘又何必自苦?”

    贵妃娘娘气血淤堵、又悬梁自尽,若非被人发现得早,当真是危险得紧。

    “自苦?分明是皇上让我们这般苦!本宫的儿子都死了,他不肯见过、到现在连个说法也不愿当面给本宫!”

    贵妃望着云曦低声喃喃道:“你说,这等男子可是天下最最薄情之人?”

    “娘娘既知晓天子是世间最薄情之人,又何必自寻烦恼?‘白骨香’的余毒好不容易才肃清,现下娘娘又想不开要自缢,便是太子殿下仍在、也不愿见娘娘轻生的。”

    不说太子殿下还好、一提太子殿下,贵妃娘娘的眼泪便再也止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