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36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36节

    盛景问道:“方毅哥现在的工作是方爷爷帮找的?”

    盛河川冷嗤一声:“可不?方勇刚为了逼你方毅哥,恨不得他找不到工作,被逼着下乡插队, 吃上两年的苦才好。方毅文章写得好, 你方爷爷认识这杂志社的领导,让他投了几篇稿后,杂志社的领导就录用了他。”

    盛景点点头, 又问:“那方旭泽的大学生名额呢?”

    “方勇刚说是方旭泽的妈弄的名额。但没有方勇刚这个副军长, 那女人能弄到名额吗?”

    “方毅的亲妈是不在了吗?他舅舅家也没人了吗?”这个问题,自从知道方毅是原男主的继弟之后,盛景就一直想问。

    在原著里,因为方毅是个跟她一样的炮灰,又不跟方旭泽生活在一起,着墨不多,只一笔带过说他死了, 方勇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方旭泽还去安慰了他。之后方勇刚就一心一意地把方旭泽当亲生儿子看待。故而对方毅的个人情况,盛景不是很清楚。

    盛河川摇摇头:“这我不清楚,你方爷爷没提过, 我也不好问。不过这年头, 一家子全没了的也不少见, 不稀奇。”

    盛景赞同地点点头。

    “行了,这些情况你知道就行,别在你方爷爷和方毅哥面前提。哪家没点儿糟心的事儿?你方毅哥至少还有你方爷爷。你也有我。咱们啊,都好好过日子。”

    “哎。”盛景脆生生地应道。

    ……

    环化胡同,盛琳回到家,一进门差点撞到李玉芬身上。

    “你干什么?跟丢了魂似的。”

    李玉芬今天趁着周末休息,把家里卫生打扫了一遍,又洗了因为没空先而积攒下来的衣服、弄脏的被单,累得腰酸背疼。

    在盛家,男人是不做家务的。尤其是洗洗刷刷的活计,都是一群老娘儿们集聚在水笼头那里边说话边做,忽然凑进去一个男人,会被这些老娘儿们嘲笑。

    唯一能帮得上李玉芬的盛琳,又因为要钓金龟婿出去玩了一天,李玉芬看到她自然火气极大。

    “妈。”盛琳一把拉住李玉芬,“我今天看到盛余了,她现在改名叫盛景。”

    李玉芬先是怔了一怔,随即脸色沉了下来:“看到就看到了,改了就改了,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自从在李家庄于盛景手里吃了几回瘪,还把脸丢得全生产队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一点好都讨不了,那丫头就跟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李玉芬想起盛景就不舒服,恨不得她死了才好。

    盛琳看了李玉芬一眼:“她今天单独跟方副军长的亲生儿子去学自行车了。”

    她知道她妈性子要强,但很多时候为了好处又是十分执着,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年轻的时候,为了进城,李玉芬一个人跑到城里来找媒人,许诺给媒人诸多好处。媒人就把李玉芬的情况跟盛家说了,盛家直接拒绝这门亲事。

    这年头娶个农村姑娘,白养她一口人这也就罢了,盛家也还能养得起。可生的孩子也是农村户口,那是无论如何不行的。孩子没有城镇户口就没有口粮,读书学校不收,长大后也没法找工作,这怎么能行?

    结果李玉芬从媒人那里买到地址,天天在路口堵盛国强。

    她长得漂亮,盛国强因为残疾一直娶不到合心意的。媒人给他介绍的不是自身也有残疾的就是二婚带孩子的寡妇,最好的就是长得歪瓜劣枣的城里姑娘。他哪里抵挡得住漂亮健康还主动对他投怀送抱的李玉芬?于是很快就沦陷,坚决要娶李玉芬。

    这些事,都是盛老太骂李玉芬的时候说出来的。

    盛琳把这事告诉李玉芬自然不是为了什么姐妹之情。她是不想看到盛景嫁给方毅。

    方旭泽的身世,周月从杜少华嘴里打探明白了。盛琳知道他不是方副军长的亲生儿子。在杜少华嘴里,方副军长十分喜欢方旭泽,却跟他那亲生儿子关系十分恶劣。

    但盛琳觉得,亲生的就是亲生的。

    就像她妈对她和盛景一样。她再惹她妈生气,她妈也就是嘴上骂骂,心里始终是掂记的;而盛景,再能干再可怜,在她妈眼里就只是路边的一株杂草,不踩上一脚就不错了,如果没有利益,根本不会看上一眼。

    而现在,她妈看不上眼的杂草,忽然攀上了高枝跟方毅谈对象了——在盛琳看来,盛景单独跟着方毅去学骑自行车,又坐在方毅自行车的后座上,这一男一女的,除了谈对象还能是兄妹情不成?

    盛景跟方毅谈了对象,没准以后就成了方副军长的亲儿媳妇。而她追着方旭泽跑,人家连个眼神都不给她。最后就算她如愿以偿嫁给了方旭泽,在方家,身份地位都要低盛景一头。

    这让性子跟李玉芬如出一辙的盛琳如何受得了?

    盛琳了解她妈。李玉芬知道盛景竟然攀上了副军长的亲生儿子,肯定会凑上去缓和跟盛景的关系。

    盛景的绝情,盛琳早从她爸妈的咒骂中得知了。今天盛景明明认出了她,却看都不看她一眼,她的绝决就可以窥见。

    除了绝决,盛景还极厉害,明知道方旭泽这一群人的身份,她都能怼得方旭泽恨不得钻到地下去,也根本不理会凑上去的杜家兄妹。

    所以盛琳可以想见,李玉芬越凑上去,盛景就越不会给她好脸色。李玉芬又是得不到宁愿毁去的性子,她怎么愿意让盛景嫁给方毅?那必然要想方设法毁掉这门婚事的。

    所以盛琳才特意把事情告诉李玉芬。

    “什么?”李玉芬十分震惊,“什么叫方副军长的亲生儿子?方旭泽不是方副军长的亲儿子吗?”

    盛琳走到椅子上坐下,把方家的家事跟李玉芬说了一遍。

    果然,一听盛景那疑似对象是方副军长的亲生儿子,李玉芬就变了面容,满脸堆笑地道:“哎哟,那敢情好,就算方副军长不喜欢亲生儿子,那也是他亲生的,他不可能不管。到时候你嫁给方旭泽,盛余……啊不,盛景嫁给方毅。这副军长家两个儿媳妇都姓盛,咱们家那岂不是要飞黄腾达?”

    说到这里,她脸上的笑容敛了敛,一指头点在盛琳额头上,恨铁不成钢地道:“我说你还是不是我的女儿,怎么这么久都没能让方家上门提亲?你是我亲生亲手养大的。要是盛景嫁给了方毅而你没能嫁成方旭泽,那咱们家可真就要成大笑话了。”

    当初盛琳为了留在城里,一直对家里人说她跟方旭泽在谈对象。她根本不敢让李玉芬知道方旭泽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她之所以能跟方旭泽一起玩,只是因为周月跟杜少华的关系。

    听到这话,盛琳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她噘着嘴道:“他妈不同意,我有什么办法?”

    “你奶奶当年不同意,要死要活的,结果我还不是嫁给了你爸?你怎么就不行?”

    “那能一样吗?我爸当年……”盛琳说到这里知道自己嘴瓢了,赶紧四处张望。

    盛国强心思敏感,最恨别人因为他残疾而看不起他。要是被他听到这话,盛琳非被削下一层皮来不可。

    盛国强不在家,盛爱国却在他那屋里呆着呢。这母女俩说话的声音不小,盛爱国的屋子又是用柜子隔出来的,根本不隔音,这母女俩说的话他可都听到了。

    他出声道:“行了,琳琳她妈,赶紧做饭吧。中秋节盛余那孩子应该会回李家庄走礼,你到时候跟国强去一趟,好好缓和关系。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她怨气散了,也就好了。”

    李玉芬正有此意,她跟公公想到一块儿去了。

    她高兴起来,高声应道:“好的,爸,我知道了。”

    说完她又唬下脸,对盛琳道:“跟我去学做饭。照你这样,就算嫁进了方家也要被你那婆婆打出来。人家为什么嫌弃你?还不是你连个饭都做不好。”

    “他家有勤务兵,又不用自己做饭。”盛琳小声嘟哝,但却不敢再违逆李玉芬,乖乖跟着她去了厨房。

    ……

    十三中的事过去后,盛景就把它抛到了脑后。无论是救杜少薇还是管卫铮的闲事,一来出于人道主义,二来也是为了搅黄方旭泽的机缘,她没想过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没想到第二天她下班回来,惯常坐在院子里打探各家动静的夏老太就告诉她:“上午有两个人来找你,我说你上班去了,傍晚才回来,他们就回去了,说傍晚再来。”

    “两个人?什么人?”盛景问道。

    “一个女的,三四十岁年纪。还有一个年轻男子,拎了一大袋东西。”

    盛景心里有了猜测。

    她朝夏老太点点头:“谢谢夏大妈。那我回去做饭了。”

    夏老太却不放过她,跟着她一起往正屋走,追问道:“那两人是谁啊?”

    “这我哪儿知道?我又没见着。”盛景失笑,“一会儿他们来,您不就知道了?”

    “那倒是。”夏老太终于放过她,“行了,你赶紧回去做饭吧。”

    等盛景发好面做了二合面馒头放到锅里蒸着,就听院子里夏老太尖利的叫声:“小景,盛景,你家来客人了。”

    各家各户无论是在院子里洗菜淘米的,还是在厨房里忙活的,都抽空伸长脖子往外瞧。

    盛景洗洗手,摘下围裙走出厨房,就见夏老太十分热情地把两个人带到了她家门口。

    “呐,这就是盛景。”夏老太介绍道。

    盛景望过去,果然看到两人就像夏老太描述的那样,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穿着一身列宁装,面容姣好,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另一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两手都拎着东西。

    看到那女人的长相,盛景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这女人恐怕是卫铮的妈妈。

    果然,下一刻那女人就开了口:“我是卫铮的妈妈。多谢你救了我儿子。”

    夏老太一听是个大瓜,瞬间兴奋起来。她两眼放光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人,想让人忽视她都难。

    盛景对她道:“夏大妈,谢谢您。我跟这位阿姨有事要谈,就不留您了。”

    她还不能说“您忙您的”。夏老太儿媳妇孙女一大堆,家里根本用不着她干活。她要是回一句“我没什么可忙的”,你再想赶她走就难了。

    夏老太见卫铮妈妈也静静地看着她,显然也不欢迎她在这里围观。她只得讪讪道:“好吧。”转身回去了。

    不过回去她也没走远,而拿了张竹椅在离盛景家不远的院子里坐了下来。

    盛景也不管她,领着两人进屋,给他们倒了一杯水,这才笑道:“卫铮妈妈……”

    “我姓章。”卫铮妈妈道。

    “章阿姨。”盛景从善如流地改了称呼,“那天我也没做什么,救护车是我隔壁的方毅叫的。”

    她问道:“要不要也把他叫过来?”刚才她还看到方毅在厨房里忙活。

    “成,麻烦你。”章阿姨道。

    盛景就去叫了方毅。

    两人回到盛家,盛景给双方做了介绍。她见章阿姨没有介绍那男青年的意思,就知道这人应该是警卫员的身份,便也没有问他姓名的意思。

    跟方毅说了一句感谢的话,章阿姨转过头来,还是对着盛景说话:“小盛啊,阿姨感谢你。我听卫铮说了,要不是你拉了那小姑娘一把,他就撞死人了,那可不是他受点伤能成的。你这是救了他一次。”

    “而且,要不是你拉了小姑娘一把,他没撞到人,没太过慌张,他就不会急中生智卸掉撞击的力道,没准受的伤更重。这是你救了他第二次。”

    “后来有个小伙儿要把他搬到后座,直接送他去医院,是你阻止了那人,没让他受到第二次伤害,这是你救了他第三次。”

    说着,章阿姨站了起来,要给盛景躹躬。

    盛景连忙起身,上前扶住章阿姨:“阿姨您别这么说,于我不过是顺手之劳。还是令公子福大命大,化险为夷,我可不敢居功。”

    章阿姨被她说得笑了起来,看向盛景的目光十分亲切:“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我可听我家小铮说了,你当时为了让他保持清醒,可是陪他说了不少话,表扬他危急之下处理得当,我家小铮在医院说起来眉飞色舞的,可开心了。”

    盛景笑道:“我也是没话找话。”

    章阿姨又看向方毅:“也要感谢方毅,替卫铮打了两次电话。要不是你及时叫救护车,他还不定怎么样呢。”

    方毅也谦虚道:“我没做什么。还是刚刚盛景说的那句,令公子福大命大,逢凶化吉。”

    “救命之恩也不是一句话能感谢的。我今天来,主要是替我那鲁莽不懂事的儿子向你们道一声感谢。等那混小子出院了,再亲自来谢谢你们。”

    小说里,就写过卫铮的家人都十分地通情达理。这会儿接触,果然如此。虽然卫家老爷子身居高位,章阿姨却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起话来也让人如沐春风,情商十分地高。

    她在这里坐了一会儿,分别问了一下盛景和方毅的工作情况,以及家人的情况,就起身告辞了。

    出到院子,碰巧遇上推着自行车下班的盛河川,她对着盛河川又是一通感谢。

    这下终于满足了夏老太、马桂英等人八卦的心。

    等两人一走,夏老太就追着盛景问细节。盛景知道如果不让她们知道,遮遮掩掩,这些人还不知道会脑补出什么来。

    她就将那天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