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74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74节

    盛景开了门,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站在门口,手里大包小包地还提着不少东西。

    看到盛景,他迟疑地问道:“请问你是……”

    宋津东掀被子挣扎起身的动作,盛景就算没看到也能想像得到。

    她没回答宋宁的问题,而是道:“你快进来。”又转身跑回宋津东身边,安抚道,“宋爷爷,您孙子回来了。您先别动,他马上就进来了。”

    说着她麻利地把薄被折成小方块,把宋津东扶起来,再把薄被垫在后背,让宋津东半坐半躺。

    望着从院门迟疑着走进来的青年,宋津东老泪纵横:“宋宁,是宋宁吗?”

    看到满面病容的宋津东,听到自己的名字,宋宁再没迟疑,把东西一放就跑过来,半跪在宋津东面前:“爷爷,是我,我回来了。”

    “好。”抚摸着孙子的脸颊,泪水迷糊了宋津东的双眼,“……好。”

    孙子跟着父母下放时,才十岁。当时宋津东跟老伴也被打倒送往别处,一家人从此分开。

    一晃眼十年过去,孙子已长成大人了。想起过世的老伴,宋津东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流。

    看着这一幕,盛景也禁不住落泪。

    她抹了一把泪,上前劝慰道:“宋爷爷,宋宁哥回来了,过几天宋伯伯他们也回来了,这是好事,您该高兴才是。您这身体,可不能太激动了。”

    这话提醒了宋宁,他赶紧抹泪安抚起老人来。

    等宋津东的情绪平静下来,宋宁这才看向盛景:“请问你是……”

    “我爷爷叫盛河川,是宋爷爷的好友。他上班去了。我周末正好没事,就来陪陪宋爷爷。”盛景笑道。

    方七和宋津东脾气不相投。方七就算有心要照顾宋津东,她和盛河川都担心两人不能相睦相处,宋津东再气出个好歹来。两人正发愁宋津东这里怎么办呢,宋宁就回来了。

    “我十六岁就报名当了知青,不在下放的人员名单里,所以可以请假。接到盛爷爷的电话,爸爸就叫我请假回来了。”宋宁道。

    他这几年其实并不在父母身边,而是去了更偏远的地方插队。知道老爷子身体不好,怕他担心,宋慎方一直没敢把宋宁的事告诉宋津东。

    接到父亲拍的电报后,宋宁就请假买票上了火车。这几天他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并不知道他父母马上可以回城的消息。

    第80章

    ◎我提议段考安排单人单座◎

    知道父母能回来, 父亲还要去医学院当教授,他高兴得眼泪差点又掉了下来。

    “小景说了, 七月国家又有一场高考, 你赶紧好好复习,考回北城,咱们一家就团聚了。”宋津东道。

    “真的吗?太好了。”

    知道祖孙两人有话要述, 盛景迅速把漂洗了最后一遍的被单拧干晾好,就跟宋家祖孙告辞了。

    走之前她把盛河川的情况跟宋津东说了一遍,道:“我爷爷这段时间估计会很忙, 幸好宋宁哥回来了, 有他陪您,我们就放心了。”

    原单位请盛河川回去的事,盛河川昨天就跟宋津东提过。今天早上去单位前, 他特意拐了过来, 跟宋津东说让盛景过来照顾他一天,以及后继让方七过来的事。

    方七跟宋津东两个老头儿脾气不相投,但住得近又有空闲的,心地也善良,能让盛河川放心相托的,也只有他了。

    盛河川还拜托关秦时不时来照应一下。如果俩老头儿真处不到一块儿,就让关秦照应宋津东一天, 盛河川重新安排人。

    宋津东道:“这事我知道。你们不用挂心我,好好上班上学。我有孙子陪着,儿子儿媳也马上回来了,我这里不用担心了。”

    “那宋爷爷您好好休息, 我下周末再回来看您。”

    方老爷子虽说跟宋津东没多少交情, 却也十分记挂他。  因此盛景从宋家回来, 他就过来打听宋津东的情况,结果就听到了宋宁回来的消息。

    “好好好,这下老宋没有什么遗憾了。”他高兴道。

    像他们这种年纪的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受痛苦的离世,以及生命中不留遗憾。

    周日直到盛景回校,盛河川都没回来,可见他的新工作有多忙。

    但他现在身体健康,盛景也没太担心。

    作为正部级干部,盛河川身边肯定是要配备秘书的。盛景打算下次拜托秘书,留意盛河川的饮食与作息。

    踩着自行车回学校的路上,盛景思量起李家庄的宅子来。

    原本对于李家庄的宅子,盛河川很是兴致勃勃,跟她商量过好几次怎么设计。盛景知道他无聊,建宅子正好让他有些事做,便不打算插手。

    可现在盛河川忙得怕是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她便不能把事情扔给他了。

    她想了想,回校后就分别写了一封信给李柱生和李建设,告诉他们盛河川调到了另一个单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张罗建宅子的事。

    她把修建宅子的事全都委托给了李柱生,让他看看村民们什么时候有空,帮着把宅子建起来。

    费用她在信里也跟李柱生说清楚了,因为他们没空管饭,就每人每天出相应的工钱。至于工钱是多少,拜托李柱生帮着估量一下,可以适当给得宽裕一些,不要让帮忙的村民吃亏。

    给李建设的信里,她则是解释了不把建宅子的事拜托给他的原因。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事,她不想让他为建宅子的事分心。

    其实,宅子修建的事根本不用着急。反正她跟盛河川现在都忙。那宅子就算修好了也没时间去住。

    等她差不多毕业,盛河川也想退休了,再修建宅子也不迟。到时候村里人修砖瓦房的人多了,还能一次到位修个二层小楼。

    但盛景担心她的金子。只有把那罐金子挪到她的宅子里才能安心。

    盛河川身居高位,她这几年如果不能做生意积攒资金的话,那罐金子对她就太重要了。

    信寄出去几天,她就收到了李柱生和李建设的回信。

    李柱生说四月中旬后应该能抽出人来给她建宅子,并说了大致的费用。

    李建设说她把建宅子的事拜托给李柱生才是对的。让她放心,他不会多想。

    他说自己太年轻,没号召力和威慑力。而他父母不光不能帮上忙,还会拖后腿。如果让他来张罗修宅子的事,他管不住村民,也保证不了房子的质量和修建的速度,更把控不了修宅子的费用。

    但宅子修建的时候,他会抽空去照看一下。他也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会把重心都放在高考上的。

    盛景看着李建设的回信,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原著里李建设不远千里替原主料理后事,她得了原主的身体,就接了这份因果,打算回报于他。但这份回报是重是轻,得视李建设的为人而定。

    如果他虽心是好的,却有着跟他父母一样的坏毛病,那这份回报就是盛景在做生意时给他一份工打,让他赚一笔钱,把他在原著里去大西北的花销翻倍还回去,以了却原主、她和李建设三者之间的因果。

    可李建设的表现却出乎她的意料。他比她相像中的还拎得清,为人也机灵,且也知恩图报。她以后做生意,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尤其是现在,盛河川情况有变。到时候不是盛景做生意带着李建设,而是她需要李建设的这份助力了。

    不过考大学是大事,盛景现在还不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建设,以免他分心。

    之后盛景也依然每周六回家,周日傍晚再回校。

    十次里有五次她能见到盛河川,其余的时间盛河川不是在外地出差,就是开封闭性的会议,晚上直接住在开会的地方不能回家。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四月中旬,学校准备组织期中考试,李家庄的宅子也开始建了。

    英语课堂上,老师道:“哪位同学起来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看到下面齐刷刷举起的手,老师随意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听到翻译后他点评了两句,又点了姚欣欣的名字。

    因为运动的关系,学过英语的人不多。很多学生都是进了大学校门后才开始接触英语,水平如何可想而知。

    姚欣欣却是少数学过英语的同学之一。

    柳芸为了增加她考上的概率,特意给她寻了英语老师来进行突击辅导。英语出题比语文数学还要简单,姚欣欣经过半年的学习,也考出了一个七十多分的英语成绩。

    本来以她其他四科的成绩,进华清是比较难的。但英语成绩不错,柳芸托的人情也足,这才让她进了华清。

    可半年突击学到的英语实则是哑巴英语,且水平十分有限。毕竟姚欣欣不光要学英语,那半年里还要顾及其他科目。

    因此在她翻译过后,老师还是不满意,又叫了盛景起来回答问题。

    对于这一幕,同班同学已经见惯不惯了。

    开学没多久,大家就发现盛景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十分出色,老师讲的东西,大家有时候还在云里雾里,她却不光懂,还能跟老师有来有往地深入交流。因此她现在已经成为了众位老师的心头宠。

    课上不叫她起来回答两次问题,那都没法下课。

    姚欣欣开始还有些不甘与嫉妒,后来就麻木了。

    比不了,真的比不了。她能比盛景强的就是唱歌跳舞了。

    “明天班干竞选,你准备好了吗?”吃饭的时候,陈涛问盛景。

    盛景摇头:“我不打算参加竞选。”

    “啊?”陈涛十分吃惊,“为什么?如果影响学习,我就不说什么了。可你当这个班长又没多少事,为什么不参加竞选?”

    十年才恢复高考,大家都非常珍惜这读书的机会,内卷的程度就算是后世996社畜都不能比。每天晚上熄灯了还打着手电看书的大有人在,清晨五点多钟就起床看书背单词的也比比皆是。

    而且除了像张苗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其他人都是成年人,或是知青或是曾工作过的,什么事情都很自觉。

    所以这一个月来班上都没什么事。方毅那个正班长还有点事做,毕竟男生人多,人多问题也就多一点。可盛景这个副班长就当得十分轻松了。

    盛景认真考虑了一下,还真说不出什么理由。

    “我就是不想管事。我想专心学习。”她干脆耍赖。

    “盛景啊,你给咱们一条活路吧。”陈涛哀叹,“你学习成绩都这么好了,还这么拼干嘛?你放松放松,管管班上的事,让我们也有迎头赶上的希望好吧?”

    盛景送她一双卫生球:“哪有你说的这么玄?我压力也好大的好吧?我考进来时分数比较高,老师们对我寄予厚望。我不努力一点,段考的时候考出十名之外,不光同学们笑话我,老师们到时候轮流找我谈话,我还有活路吗?”

    “那倒也是。”想想各科老师频频叫盛景起来回答问题的画面,陈涛就打了个寒战,“这份厚爱也只有你消受得起,换我我真受不了。”

    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们虽也积极举手,但那不过是表明态度,勇于发言。其实心里是虚的。

    “对了。”她凑近盛景,小声道,“据张苗和姚欣欣、林卫红观察,吴玉梅根本学不进去。她似乎上课都跟不上进度,最近情绪特别烦躁。林卫红看到她好几次都跑到小树林那里去歇斯底里,跟个神经病似的,把林卫红吓得不轻。”

    当她和张苗把心里的怀疑告诉林卫红时,林卫红被吓了一跳,当即就想跟吴玉梅断绝来往,还是陈涛和张苗劝住了她,让她保持原样,以免打草惊蛇。

    因此林卫红也加入了她们的阵营里,肩负着观察吴玉梅学习情况的重任。

    “你们一定要劝住林卫红,让她再坚持一下。等段考成绩出来,是人是鬼自会见分晓。”盛景道。

    能考进华清的都是智商比一般人高的,现在他们还这么内卷。大家都高速度往前跑,可不就把水平不够的人给显出来了?

    “嗯,我也这么跟林卫红说的,让她再坚持一下。”陈涛道。

    “你让林卫红和姚欣欣注意一下王荣兵。这段时间吴玉梅老找王荣兵说话,两人似乎挺暧昧。林卫红那条路走不通,她有可能会找王荣兵帮忙。”

    盛景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注意吴玉梅。前世她管着那么大一个企业,她看人的本事可不是这些小姑娘能比的。

    “啊?暧昧?不会吧?”陈涛很是吃惊。

    王荣兵个子矮矮的,估计也就一米六二的高度;小眼睛,还长着一副龅牙。他算是班上男生中长得比较拿不出手的那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