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91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91节

    “当然是跟着你啊。”李建设想都不想就回道,“你知道情况,还继续收, 那肯定有你的道理。”

    盛景笑了起来。

    李建设别的或许有些欠缺, 但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这可比想法多多、过于机灵的李鸣放更让人放心。

    盛景先认真回答他前面提出的一个问题:“你们每天运来的瓜子, 我都有看过。重量我都复称过,总数我都是知道的。我只是不知道它们是从五个村子收上来的,我以为至少是七八个村子的收购量。”

    她看向李建设:“以后遇到这种异常的情况,你要第一时间就跟我反应。我虽不一定为此调整策略,但至少会做到心里有数。”

    李建设每天清晨都会送瓜子过来。担心她和盛河川还没起床,又或者会留他吃早饭,他都没有过这边来,放下瓜子后就回去了。

    所以他是有很多机会来跟盛景说五个村子收了很多瓜子的事的。

    李建设就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盛景,连连点头:“好,我知道了。”

    看看他妹用的这些词儿,什么“及时反应”“调整策略”,多么专业,多么高大上。他虽是大学预备役,听这些词也不是听不懂,但说是肯定不会说的。

    所以,他妹不比李鸣放那家伙厉害一百倍?李鸣放总一副“你妹妹不懂做生意,怕是要亏本。我很担忧”的表情。真应该让他来听听这些话。

    盛景不知道他这让人啼笑皆非的想法,又道:“你放心收瓜子,不要担心我会亏本。对这生意我心里有数。钱不够了你来找我要。”

    “至于李鸣放那里,既然他很担忧,那你问他要不要换一种合作方式,每收一斤生瓜子我给他三厘钱。当然,瓜子的质量还得跟原来一样,不能拿瘪瓜子来糊弄我,否则我是不要的。到时候砸他手里,那他就得认。”

    李建设和李鸣放以三分钱一斤的价格收生瓜子,给每个村帮他们收瓜子的人定出的收购价是每斤二分五。

    别看给村里的收购员这五厘钱的利,还是给李鸣放这三厘钱的利,利润都极少。但生瓜子重称,每个月收个一万斤瓜子,李鸣放的收入就有三十块钱了。

    “不过你跟他说清楚,他选了这个合作方式就不能再反悔了。否则等咱们赚了钱,他又说要恢复原来的合作方式,天底下就没这道理。”

    “好。”李建设点头,“我会跟他说清楚。”

    “对了,你把那三个村种了许多葵瓜子的事跟李队长说说。”盛景道。

    这一个村一个村的收瓜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别人要是多出五厘钱,这些村民的瓜子就卖给别人了。她现在之所以拼尽全力包圆生瓜子,就是抢占今年这一年的先机。

    等其他人反应过来,那就得等明年的葵瓜子了。

    所以她得未雨绸缪,为明年的货源做准备。

    李柱生是个有眼光有远见的人,他绝对不会像李鸣放这样短视。

    今年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岗村的村民也会冒着生命危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

    如果李柱生敢先迈出一步,带领李家庄的村民走在其他村子的前列,她就可以鼓动他多多种植她所需要的葵瓜子。

    以后不光是葵瓜子,其他的原料也可以让李家庄来种。她价格给得合适,李家庄就能成为她的原料供给基地。

    李建设没吃早饭,盛景煮的是粥,这会儿已经做好了,没办法再添,她就手脚麻利地下了些挂面。

    说话的功夫,挂面也煮熟了。

    透过窗户看到盛河川已打完拳了,她赶紧把粥分三碗盛了出来,让李建设帮着端到堂屋去。

    她自己将挂面捞出来,分装三碗,将她做的肉酱各舀了一勺放进碗里,撒上香菜和葱花,一起端去了堂屋。

    这时候盛河川已从李建设嘴里知道了他的来意,见盛景进来,他道:“你那钱不够,爷爷这里再给你拿两百块钱?”

    盛景点头道:“好。不过现在不用。”

    她朝李建设道:“把手头那一百块用完,你再来拿钱。你跟李鸣放是各管三个村的,各收了多少你们都记了数吧?如果他选择每斤三厘的合作方式,回去后你把他收的瓜子数量算出来,将钱给他。”

    李建设点头。

    “他选择这种合作方式后,就只是咱们的收购商,跟村里那些收瓜子的人一样。以后收瓜子这一块儿就全权由你处理了。你每次过来,都拿账本给我看一下。”

    “好。”李建设答应道,犹豫了片刻,他道,“如果李鸣放提出也跟其他收购商一样,要五厘钱的利呢?”

    各村的收购员是五厘钱的利润,到李鸣放这里是三厘钱,他肯定觉得不公平。

    盛景轻哼一声:“人家跟村里各家各户打交道,要处理许多鸡毛蒜皮的事儿,担着被人举/报的风险,而且一个村总数没多少,最多两三千斤,统共就赚个十几块钱。”

    “他不过是晚上去把瓜子拉回来,早上把瓜子运到这里。虽也有风险,但事情少很多。总数量还多。就算三厘的利润,赚的也比人家多。他跟人家比什么?”

    李建设道:“我明白了。要是他有意见,我就把这话说给他听。”

    “他要是不干,那咱们换个人干,让他去混黑市吧。黑市风险低还赚大钱。”盛景最后那句明显是说反话。

    “好。”李建设把脸埋在碗里,红着脸道,“对不起,小景,我当初就不应该叫李鸣放一起干。”

    李鸣放是他提议拉进来的,没想到这生意还没做起来呢,李鸣放就有诸多想法,甚至到了拆伙的地步,这让他觉得很对不起盛景。

    把一个李鸣放踢出去倒没什么,但这样一来就得罪了李柱生。虽然盛景现在不住在李家庄,但她在那里有宅子,得罪李柱生终不是一件好事。

    “没事,现在拆伙总比以后生意做大了拆伙要强。”盛景笑道,“况且,李队长也是个明白人。”

    盛河川吃完早餐就去上班了,李建设跟他一起出了门。

    盛景收拾好碗筷就去了耿平那边。

    耿平夫妻俩吃过早饭已经在卤瓜子了。

    见了盛景进来,耿平道:“盛景,我是不是应该去推销瓜子了?”

    他们来了三天了,炒了整整两天的瓜子,这两天盛景也一起忙活,两个锅一起开动,两天的时间炒出了一千五百斤瓜子。

    盛景笑道:“李鸣放和李建设是不是跟你说了什么?”

    耿平点头:“李鸣放的顾虑也是对的。这做生意,只出不进,总让人心里焦虑。”

    “你别听他的。”盛景道,“照我说的做就是了。等他们的生瓜子收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开卖。”

    耿平不明白,但盛景是老板,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应道:“好。”

    第二天早上盛景特意多做了早餐,等把早餐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李建设果然拍响了盛家的门。

    “小景,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李建设一脸喜意。

    “这么快?”这离出初选榜才过了七八天时间。

    “对啊,我以为起码还要一个星期。”李建设道。

    “录了哪里?”

    “首都师范大学。”

    “第二志愿?”

    “对。”

    盛景点头笑道:“也是很好的大学了,恭喜恭喜。”

    “反正能考上我就很满足了,哪个学校无所谓。这个学校已很让我意外了。”李建设笑道。

    在他看来,都是师范学校,毕业后都是去当老师,区别不大。能跳出农门,他家的祖坟就冒青烟了。

    盛河川打完拳后,也过来恭喜了李建设,还给他封了个十块钱的红包。

    对于李建设,他印象很好。这小伙子实诚,对他家小景是一心一意地好。这对没有父母兄弟姐妹亲缘的盛景来说,就显得尤为珍贵。

    李建设推辞了半天,这才红着脸收下了。

    吃过早餐,目送盛河川出了院门,李建设才对盛景道:“我昨天跟李鸣放谈了,他说选择拿三厘钱的利润。”

    “他没意见?”盛景问道。

    李建设脸上又是一红,为自己极力推荐的兄弟羞愧,“他也说了要五厘,我把你说的理由跟他说了,又说如果他不乐意,我就换个人来。他才肯了。”

    “以后要是有人给他五厘的利润,你说他会不会把收到的瓜子卖给别人?”

    李建设一愣,脸色一下子变白了。

    换作以前,他肯定说“不会”,毕竟他觉得他的兄弟还是讲义气的。

    可经过这一番折腾,他现在觉得李鸣放很有可能见利忘义,把瓜子卖给别人。

    “那怎么办?我要不要跟李队长打声招呼?”他神色慌张地问道。

    能压制得住李鸣放的,也只有李柱生了。他父母都不行。

    盛景点头:“是要跟李队长说一声。这种事能杜绝尽量杜绝,闹出来对谁都不好。李队长再是明白人,他也护短。先说明白再闹出事,那错的也不是我们,咱们跟李队长甚至李家庄的关系不会变得恶劣。”

    她望着李建设,表情严肃:“这很重要。”

    李建设用力点了点头。

    “另外,李鸣放他要去联系哪个村,你就让他去。但他过去后,你最好再去一次,跟那边的收购员搞好关系。一旦李鸣放那里的情况有变,你也能及时得到反馈。”

    李建设性格开朗,待人真诚;李鸣放因为爷爷是大队长的缘故,在村里和小学、初中总被人捧着,自视甚高,有些拎不清自己的斤量。别人虽捧着他,但并不真心跟他交朋友。

    从小到大,李建设的人缘一直比李鸣放好。

    盛景相信,哪怕是李鸣放先联系的收购员,可等李建设跟那些人认识并建立交情后,他更能得到那些人的好感与信任。

    “好的。”李建设又重重地点头。

    “你跟李鸣放是好兄弟,有些话,我本来不应该说的。但丑话说在前头,总比事后再来埋怨要好多得,所以有话我就直说了。”

    李建设连忙道:“你说。”

    “以前是分红,没牵扯到具体收益,李鸣放还能按我给的价钱好好收瓜子。现在改给他三分三一斤的价格,我担心他会给那些村民压价,给到两分钱一斤或是更低。”

    “到时候李鸣放赚了钱,坏的可是咱们的名声。等别人稍微提高一点价钱,他们就不卖咱们而卖给别人了。明年咱们再收瓜子可就不容易了。”

    第100章

    ◎"你们既然看不上我,那就离婚吧。”◎

    她让每个村的收购员统一按两分五一斤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收瓜子, 这价格不算高也不算低。

    在没人跟她打价格战的情况下给这个价格,一来是体恤农民的不容易。她不想压太低的价钱, 否则一两分钱一斤都能收到。二来也是提高竞争力。别人想再提高点价格跟她竞争, 那利润就很薄了。

    毕竟一斤生瓜子炒熟后只得六七两干瓜子,其中还要费香料、燃料钱和炒制、销售人工费用,卖一毛钱一斤也只靠走量。

    李建设的表情严肃起来:“小景我知道了, 我会跟每个村的收购员取得联系,问问李鸣放给的价格是多少。如果低了,我会敲打李鸣放的。”

    “都给了他三厘钱的利润了, 这利润还是我们从自己的利润里直接返给他, 而且讲明了收购价是两分五,他还要耍小手段,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见李建设拎得清, 并没有因为李鸣放是他的兄弟, 是李柱生的孙子就不好意思张嘴指正其错误,盛景十分满意。

    她道:“你们从西跑到东收瓜子,每天光在路上都耗费不少时间。我准备再找一个人在东边收瓜子,你没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