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04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04节

    他们跟赵锋一样,只管在方毅那处宅子里炒瓜子和卤鸡蛋。

    原先他们炒了大量瓜子,按计划这会儿是不需要专门腾人手来炒瓜子的。卤鸡蛋按原计划,也只需黄佩兰一个人做就行。

    但她跟邵海峰有了合作,邵海峰从外地收了许多瓜子需要炒制;政策松动,农村很多人开始偷偷多养鸡,鸡蛋比以前更容易收购,需要卤的鸡蛋增多,一个人忙不过来。

    盛景这才招了三个人手。

    好在邵海峰的生意也才起步,他运了瓜子过来给盛景加工,再运到津城去卖,数量还不算多。再加上盛景叫孙诚浩改造的炒瓜子机,赵锋和高瑞松炒瓜子,也能忙得过来。

    而黄佩兰和鲁小南则管卤鸡蛋这一摊子事儿。

    夏秋的时候就打开了瓜子销售渠道,卤鸡蛋生意又多了火车站这条销售渠道,耿平和曾奇两个人管理销售就能忙得过来,盛景都没怎么用操心。

    因为跟盛景有合作,李建设上大学后也没有撒手不管,他仍管着收购鸡蛋的事儿。

    李鸣放除了帮他们收鸡蛋,还在黑市上捣鼓一些生意。

    “小景姐,你专心考试就好,生意上的事有我跟耿大哥看着呢。有什么事我们会告诉你的。”曾奇对盛景道。

    马上要期考。盛景不光要参加大一的考试,还要参加大三的考试,她也没客气:“那我这段时间就不回来了。有什么事你去学校找我。”

    “好的。”

    这天是周末,盛景不打算在家里住,吃过晚饭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周爱华住的院子,招呼周爱华:“爱华,走了。”

    “来了。”

    周爱华背着书包从屋里出来,跳上了盛景的车后座。

    盛景一面往学校骑,一面问道:“秦春跟她丈夫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她们宿舍就大一开学那时闹过点矛盾,分成了几派,又出了吴玉梅的事,后来就相安无事,没有再闹什么幺蛾子。

    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真正的吴玉梅进校后,周爱华身为宿舍里年纪最大的,又是宿舍舍长,还是班干部,主动邀请她一起去食堂,后来的那个吴玉梅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周爱华、秦春两人的小团体。

    “她跟她丈夫、婆家关系不怎么好。”周爱华道,“她当初似乎是因为吃不了苦,想找个依靠才嫁的人,所以跟丈夫的感情并不深。她丈夫和婆家也不信任她,去年她考大学时才百般阻挠。”

    “那她暑假回去了吗?”盛景问道。

    秦春在宿舍里不怎么爱说话,更不喜欢谈论她家里的事,盛景对她的情况不怎么了解。

    事关隐私,她从来没向周爱华打听过秦春的事情。

    周爱华道:“回去了。当时她犹豫了好久,本不打算回去的,怕又被那家人缠上。但她丈夫一家是知道她上的华清大学的。如果不回去,她怕那家人闹到学校来,这才回去了一趟。”

    她看向盛景:“你是不是打算叫她把丈夫孩子带来北城,帮着炒瓜子卤鸡蛋?”

    盛景摇头:“不是。我只是问问,如果她有这个想法,你可以叫她把丈夫孩子带来,然后在哪儿租个房子,批瓜子鸡蛋去卖。”

    有了赵锋、高瑞松和鲁小南,她现在还真不缺人手。现在有他们,再加上耿平、曾奇、黄佩兰,她一共雇佣六个人了。她不打算再招固定职工了。

    再说,秦春和她丈夫的情况,跟周爱华夫妻不同,她才不会烂好心搅合这些麻烦事里去。

    周爱华道:“这话咱还是不提了吧。秦春她婆家人似乎并不好相处。而且我听秦春那话的意思,现在她只是想稳住他们,等她毕业了分配工作后就不打算再跟那家人联系了。”

    盛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她婆家人跟耿大哥家肯定不一样。只是随口一提,也算给秦春一个机会,毕竟孩子可怜。至于她怎么选择,我不予评价。”

    周爱华也叹了口气:“是啊,孩子可怜。”

    两人回到学校的时候,没回宿舍,而是直接去了图书馆。

    到图书馆下面找个地方把自行车停下锁好,盛景正要周爱华去图书馆,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女声。

    “方毅,这是我妈做的粽子,你尝尝看。你上次不是跟吴文辉说你喜欢吃粽子吗?我特意回家让我妈包的。”

    盛景和周爱华对视一眼。

    这声音,是姚欣欣的。

    两人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几步,转过一丛灌木,就看到方毅提着书包大步朝图书馆走去,而姚欣欣推着自行车在后面追。

    她自行车上挂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应该就是她刚才说的粽子。

    “谢谢,不用了。”方毅一边走,一边冷冷地道。

    他腿长脚长,走得极快,很快就到了图书馆楼下,快步上了楼。

    姚欣欣追了两步就停了下来,望着方毅的背影,下唇咬得死紧。

    见她转身,周爱华连忙拉着盛景退了几步。过了一会儿两人再出去,姚欣欣就不见了。

    周爱华看了盛景一眼:“这是姚欣欣第几次送东西给方毅了?”

    “啊?”盛景疑惑地眨了眨眼,“第几次?她送了很多次吗?”

    “对啊。”周爱华仔细观察她的神色,“从一进校门她似乎就看上方毅了,经常找方毅问问题,方毅都不理她。她又送了好几次吃的东西给方毅,方毅都没要。因为你跟方毅的关系,她都是避着你和陈涛的。宿舍的人也不好跟你说这些。”

    她用胳膊肘碰了碰盛景:“姚欣欣还托张苗来问过我,问你跟方毅是不是在处对象。我说不清楚。”

    “你真不喜欢方毅啊?”她压低声音问道,“方毅各方面条件不错,你要不抓紧,被别人捷足先登就糟了。”

    “呃。我二十五岁之前,不打算谈恋爱。”盛景道。

    她又不是木头。方毅有时候看向她的眼神不太对;俩老头儿,特别是方老爷子撮合她跟方毅的意思很明显。班上同学有时候打量她和方毅的目光也很奇怪。

    但怎么说呢,方毅确实很好,挑不出半点不好来。但她总觉得差点意思,让她没有心动的感觉。

    当然,刚才姚欣欣对方毅表白,周爱华说别人捷足先登,她会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但这并不能让她跨越友谊跟方毅成为情侣。

    好在方毅没有表白,她也不需要早作决定。

    她现在一门心思只想赚钱搞事业,并不想谈恋爱。

    一恋爱,以方老爷子和自家爷爷的性子,怕是就得催他们在毕业时就结婚,结了婚就要催着生孩子。

    有了孩子,她再想去南方大展身手,怕是难了。

    所以不管是从感情还是现实考虑,她都没想过要跟方毅谈一场恋爱。

    如果方毅被人追走,那只能说明两人没有缘分;如果她想谈恋爱后也没有为方毅心动,那两人就是一辈子没缘分。

    周爱华看盛景神情一如既往的冷静,心里有些遗憾,旋即又在心里笑自己乱操外婆心。

    以盛景的相貌、学历、能干、性情,还担心她找不到优秀的青年才俊吗?错过了方毅,只能说明盛景遇到了比方毅更优秀的男子,自己实在没必要替盛景遗憾什么。

    “走吧,上楼。马上要期考了,抓紧时间复习。”盛景拉着她,朝图书馆楼上去。

    第113章

    ◎你爸来了,还有你那个后妈◎

    期考考完, 其他学生都可以离校了,但学生会和班干部还得帮学校做点事, 需要多耽搁两三天才能回家。

    这天盛景去办公楼, 就听方毅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好的,许叔,麻烦你先帮我照顾一下我爷爷, 我马上回去。”

    她正疑惑,就问屋里林承先问道:“怎么了?你爷爷出什么事了?”

    “他昨天就有些感冒,我让他吃了药, 结果刚刚邻居打电话过来, 说他发烧了。现在邻居已给他吃了退烧药。”

    方毅的声音顿了顿,又道:“林主任,我爷爷生病, 我明天怕是不能来了。”

    盛景走了进去, 就看到林承先和方毅两人面对面坐着奋笔疾书,抄写着学生的档案材料。

    方毅面朝门口,抬眸就看到了盛景,他脸上有一瞬间的不自然。

    埋头写材料的林承先丝毫不觉,还在跟方毅道:“那你现在就回去吧。发烧可不是小事。老人没个人在身边照应可不妥当。”

    林承先是知道方毅家里的情况的。父亲在部队里,他跟祖父相依为命。

    “系里的事也不多,剩下点事儿要不留到下学期开学, 要不你就拿回家去抄写。你现在就去找叫盛景,让她过来一趟,我有话要……”

    林承先写完最后一笔,抬起头来, 话还没说完, 余光里就看到了盛景。

    他顿时绽开了一个笑容:“真巧, 说曹操曹操就到。”他指着旁边椅子道,“坐,坐下,我有话跟你俩说。”

    盛景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林承先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想去给盛景倒杯水,方毅先他一步站了起来,到茶水桌上倒了一杯水放到盛景面前,这才在原来的位置上坐下。

    “我们原计划是让你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把大一大二大三的知识掌握了,在下学期让你们直升大四,跟着大四的学生学习半年后,七月再给你们组织一次研究生考试。这样基础打得牢,研究生考试能顺利通过,以后的学习也不会太吃力。在上报了教育部后,教育部批准了我们的做法。”

    高考中断了十年,而研究生招生考试则中继了十二年。恢复高考前,即197711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研究生教育才得以全面恢复【注】。

    为了他们两人特意改变考试时间,并为此上报教育部,学校也是煞费苦心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现在人才的匮乏。

    “所以下学期开始,你们就要到大四去上课,你俩有没有做好准备?”林承先问道。

    他之所以等到12月的研究生考试过去,1月初放假前,才马后炮似的询问两人,是因为领导们要看盛景和方毅在这次期考中的成绩。

    成绩好,参加七月份的考试没问题,那也不怕多耽误半年,打好基础最重要。

    成绩不好,那就一切免谈,老老实实在下学期上大二,等大学毕业再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样就更谈不上耽误不耽误的问题了。

    这问题去年12月份的时候魏华就跟盛景和方毅谈过一次,两人很理解校方的做法。

    “准备好了,没问题。”两人表态道。

    “放假的时候也不要松懈。”林承先道,“现在中米建交了。国家会外派一批留学生去米国学习先进技术。人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决定下来的。你们考上了研究生,也会有机会。不过一切的前提是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思想过关。你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是。”

    盛景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与方毅一起跟林承先道别后,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她本想告诉林承先,她毕业后不打算留校任教,也不打算去机关部委。免得学校领导重点培养她后又觉得失望,她也愧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这份看重与关心。

    但要到今年的四月,邓佬才会提出“出口特区”的概念。她要说,也要等到那个时候,才能为自己的选择找到理由。

    远离了办公楼,盛景问方毅:“方爷爷身体怎么样?明天我去看看他。”

    方毅满脸无奈:“不用了,他根本没病,是装的。”

    “啊?”盛景诧异。

    “以前我爸年年劝他去军区大院过年,他都拒绝了,还把我爸臭骂一顿。后来我爸怕惹他不高兴,就不提了。今年我爷爷觉得不光要让我跟着我爸去拜年,还应该回军区大院过年。可我爸不邀请,他自己提出来,又觉得没面子,这才整了这么一出。”

    盛景“噗嗤”笑了起来。

    这是方老爷子做得出来的事。

    “是许叔打来的电话?他除了通知你,也通知你爸?”她问道。

    方毅无奈点头:“我爷爷不让我插手这事。他生病了,许叔是肯定要跟我爸说的。不过我也得回去,否则就不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