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长歌谢昭宁(重生)在线阅读 - 长歌谢昭宁(重生) 第6节

长歌谢昭宁(重生) 第6节

    她前世便已将连凤举的心思性情摸了个七七八八,也晓得了霍玄为何在他眼中非死不可,其中症结原有一半其实出在她身上,便如端王所言。

    连凤举疑的并不全是霍玄的忠心,他疑的还有日后接替霍玄扛起北疆的那一位,是否能如霍玄一般得忠心。

    朝中武将凋敝多年,无人能与霍玄北疆势力抗衡,原是不争的事实,故霍玄无子本是最大幸事,但霍长歌以女子之身自十六岁起展露的头角,却让连凤举恍然意识到,他漏算的这一位已然脱出了他的掌控中。

    若是一人敢与世俗为敌,那皇权在她眼中,可还有分量?

    若霍玄不幸故去,她这位霍氏唯一的血脉,忠或不忠,便是最为难测的变数,纵使她如霍玄一般忠于连凤举,那她所嫁之人,可亦甘愿手握如此重权,却始终屈于人下?

    越过翼州,便是京兆尹,中都皇位近在咫尺。

    所以,霍长歌以“联姻”之名中都为质,反而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而连凤举死前那句“已悔”,亦不过是为自个儿临终还要镀上一层“悔过的荣光”,不至于身后名声太过狼藉。

    晓得了这些症结所在,霍长歌今生要如何做,便已清晰明了了许多——她可以任性妄为,可以肆意胡闹,可以像寻常人家十三四岁的孩子一般不懂事,因连凤举对她的包容会是造就众人眼中他“仁义宽和”最有力的证据,但她不能出类拔萃,不能通情达理、深明大义,更不能与人交往过密有结党营私之嫌。

    她需在如此言行之中,化去帝王对她的猜忌,尽快寻到使“北疆脱困”的法子,并得谢昭宁信任,方才能待事成之后全身而退,与他一同离去。

    霍长歌思绪还正起伏,谢昭宁已闻声侧眸,他舍了霍长歌,先行去与皇帝躬身行了礼,已是读懂连凤举话中所指,郑重且神情凝重地道:“陛下,是臣之过,臣——”

    “皇帝伯伯!”霍长歌倏得在谢昭宁身后,冲着连凤举嚎啕大哭,骇得谢昭宁瞬间错愕扭脸,话音断在齿间。

    霍长歌揪着马缰,身子往侧边一倒,从马背上姿势熟练又颇孩子气地滑下来,往前只跑了三两步,就已哭得梨花带雨,鼻头通红,小模样别提多可人疼,谢昭宁瞠目结舌地瞅着她一路往前跑,连忙伸手拦了她一下,生怕她冲撞了圣驾。

    却不料,霍长歌一手按着他横在半空的手臂,一手还不忘扶着后腰,口齿含着哭腔微微含糊,却一字一字往外掷地有声地抢在谢昭宁请罪前,蹦出了一句:“皇帝伯伯!他摔我!”

    谢昭宁:“?!!”

    “他,就他!跟个大姑娘似得碰不得,我就搭着他手下了个车,他就一把将我甩出去磕在了车辕上,疼得我脊骨险些折断了!”

    谢昭宁猝不及防让霍长歌用手指着,结结实实告了一把御状,眼神都瞪直了。

    “我后背定是青紫一片,又红又肿!”

    “皇帝伯伯!真的,可疼可疼了!”

    谢昭宁:“……”

    他神情一瞬复杂,茫然垂眸,看着霍长歌姿态颇为不雅,直直戳在他鼻尖前点来点去的手指头,唇角轻抽,忍不住腹诽:这姑娘——真是燕王霍玄的女儿?

    他未见到她时,只道燕王之女总该与旁人不同才是,可这一见——她也的确不同,太不同了……

    他愈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失望了。

    第7章 家宴

    “你过来,朕瞧瞧。”霍长歌在御花园廊前阶下揉着眼睛哭,连凤举却倏尔乐了,向她招了招手。

    谢昭宁迟疑一滞,方才沉默侧身让开,绷着肩背忐忑轻瞥霍长歌,倒是不计前嫌,只似是有些担忧与紧张,唯恐她冲撞圣驾引来震怒,却见她哭着往前又跑了两步,裹着衣裙下摆,竟往大晋皇帝脚下一坐,仰着头看着皇帝哭,也不怵,一点儿不带认生的,胆儿挺大。

    皇帝平日端肃喜静,是以并无子女胆敢在他面前这般哭闹,如今她来这么一出,还颇有几分新鲜。

    更何况,他瞧霍长歌哭得并不惹人生厌:左边一只杏核大眼眨巴着落泪,右边眼又让手揉得变了型,拉扯揉搓得像个塌了的珍珠圆子,她哭也不大声,就瘪着嘴不住轻声抽泣,眼泪滴滴哒哒往下掉,挂在下巴上摇摇欲坠,哭得柔软可爱又娇俏。

    这模样一瞧,便是打小没少哭过,深谙怎么哭得漂亮又心疼,惹得长辈心生怜爱——是个被骄纵疼宠长大的后辈。

    皇帝弯腰摸了摸她发顶,又捏了捏她脑后小髻,一颗心似乎让她哭软了一息,关切轻道:“后背可还疼?”

    霍长歌嘤嘤着点头,下巴泪珠“吧嗒”落地。

    皇帝弓着腰柔声又道:“背疼还骑马?”

    那话尾音倏然往起一扬一飘,意味深长得以笑意结尾。

    “腿都疼软了,站也站不稳,让他背我又不愿,跟我吃人似的,我又不想误了见皇帝伯伯的时辰,就求他了。”霍长歌辨出了那话中绵里藏针的意思,却仍装傻仰头,懊悔得五官皱缩,一副直白天真模样,“倒是如皇帝伯伯您所料,马背上颠,越发显得背疼了。”

    “疼得还厉害,唤个太医瞧瞧可好?”皇帝微眯了眸,略带忖度地笑看她。

    “也不是那么疼了。”霍长歌拿手背抹了抹脸,揩干净了泪,仰头唇角一抿,抿出一对小梨涡,双眸亮晶晶的,又不好意思得甜甜轻笑,“我就是,嗯,就是疼,爹不在,我摔疼了,也只能跟皇帝伯伯哭一哭,撒个娇罢了。”

    那模样堂堂正正就在说,我来讨宠的,一点儿遮掩也没有。

    皇帝怔然一瞬,突然就大笑起来。

    “这么个鬼机灵,”他爽朗笑着捏了把霍长歌红通通的鼻头,故作慈爱,“怪不得你爹这么些年,将你藏着掖着,也不放出来给朕瞧瞧了。”

    霍长歌闻言腆着脸又笑了笑,越发难为情:“爹爹说我太闹了,又总长不大似的,不懂事,怕伯伯嫌头疼。”

    “是呀,你这么闹,谁都受不住,尤其昭儿,脾气好。”皇帝话音未落,又觑一眼垂眸端正立在下首的谢昭宁,转头对霍长歌语气虽不严厉,眼神却敛了玩笑亲和,威严神色一散,沉声叮嘱她道,“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甚么能做甚么不能做,你得多学学,下次不可再闹昭儿宫中骑马带你。你这位三哥哥,可是身负禁军要职,与你爹爹不同,自不能事事纵容你。”

    霍长歌旋即做出一副惊讶神情,又懊恼得眼睫一颤,连忙站起身来,冲皇帝行了礼便乖巧道:“长歌知错了。”

    她不待皇帝答话,又扭头冲谢昭宁深深弓了身,重重行了礼:“三哥哥——”

    她这称呼喊出口,胸口一阵激荡,眼底倏然便盈了泪,搅扰在臂间的广袖垂下半掩了面,遮住一颗随她垂首动作而掉落眼眶的泪珠:“对不住,长歌知错了。”

    谢昭宁一时懵得不行,只觉她前前后后行为简直不似同一人,这礼行得也太隆重,如今又是个懂礼的姑娘了?

    他来不及细想,抱拳向皇帝先行了礼,道:“不怪郡主,乃是臣之过。”

    方才转身与霍长歌又回礼,只谨慎憋出简洁两个字:“……不敢。”

    “认错倒快,也还懂事,下不为例。”皇帝满意微笑,通身威严一敛,手再重重一揉霍长歌发顶,端得是恩威并施,“去吧,入席了。”

    霍长歌便提着裙摆,一步一步规规矩矩下了台阶,有宫人领着她入花园就坐。

    “昭儿也去吧。”皇帝适才摆了摆手,转头便见皇后领着其余人,就直挺挺站在廊前瞧热闹,“皇后何时到的?”

    “有一会儿功夫了,碰巧路上遇见,就一块儿过来了。”皇后身后缀着众妃嫔,妃嫔身侧又跟着列位皇子公主,她妆容精细,举止端庄好看,温柔觑着霍长歌浅笑,袅袅娜娜往皇帝身侧走过去,“瞧着陛下这里正热闹,便没着急让人通报。这位便是燕王的女儿——皇上亲封的庆阳郡主了?”

    “嗯,是挺热闹。”皇帝笑着指了指霍长歌,“你自个儿瞧瞧,霍玄这宝贝闺女,都宠成甚么样子了?头天来,可就闹了昭儿一回。往后啊,你可得盯着她学些规矩。”

    霍长歌与皇后又行了礼,仰脸抿着梨涡,微微羞赧笑了笑,也不露怯,一双眸子让泪水冲得越发清亮了许多。

    皇后细细打量着她,扭头对皇帝柔声道:“这孩子长得真好,明眸皓齿,梨涡浅笑,唇角还是向上翘着的,像是一直在笑似的,瞧着就喜乐。我要是有这么个小女儿,也得宠着她,不让她离开我身边,这谁舍得呀。”

    “不过规矩是得学的,”皇后又道,“陛下放心,妾身教她。”

    连凤举遂将这事儿就此揭过去,笑着一点头,抬手招了招,让众人依序入了席。

    晋帝原是南人,南地少见风雪,他如今人在北方,便尤好雪景,冬日里常让人在花园中架了暖炉熏上好酒,就着月光雪色吟上两句诗、作上几个对,颇有些文人墨客的做派。

    现下虽是初冬,中都却不似北地严寒,园中又架了红彤彤一片连影的宫灯,伴着席间落地的暖笼,倒是熏染得越发似是越过了冬,已快初春了。

    “这便——”晋帝携了皇后落座主位,一正衣冠,抬眸颇具威仪道,“开席吧。”

    ***

    大晋皇帝连凤举未登帝位前,原有一妻一妾,妻家原乃江南名门望族古氏,只不幸人丁凋敝于战火中,妾却不过举事途中,有人进献的一位歌女。

    妻为他生了长子连珏、次子连璋、二女连珠、三女连玥,妾为他生了长女连珂、四子连珩,四女连珍。

    待连凤举登临帝位,顺理成章封了妻为正宫皇后,妾赐了封号丽嫔,又再娶世家女封德妃、淑妃,德妃生五子连珣、六子连璧,淑妃生五女连珊,待皇后因两女接连夭折而伤怀病逝,他便提了德妃后位,纳过良婕妤生六女连珰,又收欣婕妤,便再未往宫里添过人,子息并不十分繁茂。

    说是家宴,便是除却江南平水患的太子连珏、远嫁的大公主连珂,与尚在襁褓的五公主连珊、六公主连珰未出席,其余人已皆在了。

    左女眷,右皇子,倒也泾渭分明。

    只霍长歌一介郡主,搁在北疆是敢挤在她爹身旁坐正位的主儿,前世里廖廖几次家宴亦是随谢昭宁位于前列亲王席位,如今却坐在左列末席,挨着楚楚动人的四公主连珍,往右一转头便没了人,地位身份一落千丈得厉害,还颇有些不适应。

    霍长歌正前空空落落,也无人可对,往斜上一瞥,方是年仅三岁开朗天真的六皇子,再往上依次才是诸位稍年长的皇子:五皇子苍白阴郁,四皇子慵懒风趣,谢昭宁温润清贵,二皇子端肃凌厉。

    霍长歌适才轻挑了眉眼往对面淡淡一瞥,便有一列乐师捧琴抱筝,入了池中奏乐。

    席间,四皇子连珩举杯向谢昭宁遥遥一敬,侧首悄声道:“她这一闹,倒是岔开陛下神去,免了你的罚。你今儿可真是疏忽大意了,怎能由她胡闹呢?任她骑了禁军的马入宫,那是渎职,宫门口的事儿已传开了,说你被这郡主头天来便欺负了去。”

    谢昭宁一双好看眉眼始终敛着,饮了热茶,只一摆手,一副有苦难言又不想再多说的模样,唇角笑意抿得生硬又尴尬。

    连珩见状越发笑得意味深长,探过身子歪着脸,坐姿慵懒得冲他挤眉弄眼又续道:“可别是一眼瞧上你长得俊,打算就此缠上你了,到底姑娘也爱俏。”

    谢昭宁白净面皮瞬间微红,冷冽凤眸斜觑着他,暗含责怪,月色雪光映衬下却越发显得丰神俊朗,低声轻斥他:“这话也能说?”

    “噗,你这面皮薄的,逗你两句便如此害臊。”连珩忍不住喷笑,就势讨了饶,冲他微微一拱手,以气声道,“晓得了晓得了,这位郡主嘛,惹不起,得躲,大家都得躲。”

    连珩得意忘形笑声一高,谢昭宁那侧的二皇子连璋便闻声探首,颇严肃得遥遥瞪了谢昭宁一眼,又冲连珩重重一哼.

    连珩倏然一僵,头一缩,复又端正坐好,老实了,显是有些怕连璋。

    谢昭宁无端受了无妄之灾,垂首敛眸也不辩解,神色微见黯然。

    连珩碰了一鼻子灰,自讨没趣,便也不再与他多说话,又往另一侧转了头,与五皇子连珣隔空碰了杯,笑着聊了几句。

    霍长歌远远瞧着,便又觉事情似乎有点儿意思,不由忆起些旧事。

    她前世嫁与谢昭宁时,便晓得他是先皇后亲手养大的,只宫里人常说二皇子孤高冷傲,瞧不上谢昭宁性情与言行,与他素来不和,便是同住一个宫中,亦不太愿与他私下往来。

    而谢昭宁虽瞧着温润,实则疏离,纵是太子生母元皇后养过他幼年、连珩生母丽嫔养过他少年,他亦与太子、连珩不睦。

    谢昭宁那时已不大爱出门走动,无事便整日自困于王府之中,从未见有人上门来。

    若不是有狱中那一场,霍长歌还真当谢昭宁与先皇后两位嫡子间亲情缘薄,尤其二皇子连璋那日厉声诘问模样,直至今日依旧令她记忆深刻,每每午夜梦回,便又能被他诛一回心。

    如今再见连璋,霍长歌烦他也怵他,虽说前世谢昭宁以命换了他赎罪,但不同于已死在她剑下的晋帝,她想扑上去弄死连璋的心仍是不大能一夜之间放得下,心情着实复杂。

    她眸光往对席微一停留,皇帝眼尖,便又在座首上笑了,挥手停了乐,扬声问了霍长歌一句:“朕记得,庆阳郡主可是适才过了十四岁的生辰呐?”

    这话实乃明知故问,霍长歌却也只能答:“长歌是霜降前一日的生儿,虽总是不长个儿,可十四当是已过了。”

    皇帝便又扭头与皇后话里有话道:“瞧瞧,这年岁该不是个孩子了,这话说得又像是个孩子呢。”

    浑厚嗓音搭着笑意,在空旷园中荡出老远。

    皇后抿唇轻笑:“怎就不是孩子了?未及笄呢,原还比珍儿小半岁。”

    “是啊,还未及笄……朕原想着,她爹怎么也得等及笄了,才愿把女儿送出门,不成想,倒是这会儿便来了。”皇帝明着是续了皇后言辞在话家常,却偏了脸淡淡睨了眼霍长歌,暗着在试探她。

    霍长歌正饶有兴致瞧着宫婢穿梭席间上菜,她品阶本就逊于众人,上菜晚不说菜品还少,佳肴花样也比不得旁人的精巧,暗道宫中到底等级森严,她前世却未曾留意这些。

    霍长歌闻言面儿上一派坦然,接着皇帝那话,仰头侧眸又故作天真且直白地答:“是杨伯伯劝的爹爹呀,说这京城啊,长歌早来要比晚来好。”

    她一语惊了四座,众人顿时噤声,皆抻长脖子望着她:杨伯伯是谁,他们俱晓得,杨伯伯会劝燕王甚么,他们也猜得着,只是在这宫中,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谢昭宁下意识便攒紧了手中玉箸,微蹙了长眉不动声色觑着她。

    “哦?”皇帝似是来了兴致,意味深长地笑着又问霍长歌,“你杨伯伯说了甚么呀?”

    第8章 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