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言情小说 - 豪门重生手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4

分卷阅读144

    有?”

    就算受了气,蕙娘也不会告诉妹妹,她淡淡地道,“谁能给我气受,你就别管我啦,多想想你的功课吧——等下次回家,我是要考问你的!”

    文娘顿时沉下脸来,她要走,又舍不得姐姐,脚尖跐着地,“这么久没见面了,你就一句软话都不会说……”

    如若今天要回冲粹园去,则差不多午后就要动身,时辰快到不说,二则将权仲白一个人丢在厅里也不像话,蕙娘叹了口气,她究竟是要比从前软和了——能对权仲白软些,她为什么不能对妹妹软些?“什么话,你心里不清楚呢?还要我说!”

    一边说,一边两姐妹就回了厅里,文娘手还穿在姐姐臂弯里不肯放开,蕙娘瞥了她一眼,不禁噗嗤一笑,她难得柔情,将妹妹的一丝散发别进耳后,又顺带拨了拨文娘的耳环,低声道,“真是个傻姑娘……好啦,姐姐也想你,这成了吧?”

    才一抬头,却见权仲白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蕙娘还以为他是想要告辞,又不好直说,见时辰也差不多到了,便起身告辞,文娘虽然依依不舍,可当着母亲、姨娘的面,更重要还有姐夫在场,她也不好意思再多撒娇,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姐姐上车去了。

    #

    这一次回娘家,回得小夫妻两个都有心事。待回了香山,权仲白很遵守诺言,一句话也未曾和蕙娘多说,便去料理他的医务。蕙娘自己靠着迎枕,出了半日的神,越想心里就越是不舒服:她能接受自己嫁进权家,面对藏在暗处的杀人凶手。但却正因为外头世界的险恶,反而对文娘的婚事很是耿耿于怀。翻来覆去闷了半天,如非江妈妈过来给她请安,她怕是都走不出这个情绪泥沼。

    “江先生坐。”蕙娘对江妈妈是格外客气的——焦家规矩,不□份,凡是曾教晓过蕙娘一门学问的供奉,不论这学问在外人看来多么卑微,焦阁老父子都令蕙娘以礼相待。‘你要学,就说明用得上,既用得上,就要承这个授业之恩’。即使江妈妈身份特殊,焦家不能以供奉之礼相待,她本人却从未失了礼数。“这一回,又要劳动您了。”

    “这是哪里说来。”江妈妈肃容微微一动,她为这份礼遇难得地笑了。“姑娘出嫁之前,所学那些本领,按说已经足够使用,这床笫间的事要是懂得太多,姑爷心里犯嘀咕不说,也有失女儿家的身份。想姑娘今番请我过来,是有别的用意吧?”

    这是曾在王府内服侍过的燕喜嬷嬷,真要说起来,在内廷里还是有过职等的。虽然本人一辈子守贞不嫁,但在房事、孕事上却是个行家。打量蕙娘请她过来,是为了孕事相询,也不能不说是其善于审时度势——也就是因为这份坦然的态度,蕙娘和她谈起权仲白,倒没那么害臊了。

    “先生不知道!”她苦恼地说,“这姑爷他的情况,和您教我的还十分不一样……”

    便将权仲白的特异之处一一道出,“光滑无皮不说,坚硬长大,同您那里的玉势比较,还犹有过之……”

    她有点脸红,却不是耻于此事的私隐,而是耻于自己的无用。“又精通炼精还气之术,我……我没一次能压得过他,总输得一败涂地,几乎连跟上都很勉强。每回事后,总要休息好半天才能回过劲来。”

    江妈妈神色一动,“炼精还气,可不是一般女子能承受得起的。您承受不了,此事难为补益,长此以往,只怕是要吃亏的。现在您提起这事,只怕还是惧大于爱吧?”

    见蕙娘垂首不语,似乎默可,她略略沉吟片刻,便吩咐蕙娘,“其实此事说来玄之又玄,不过也就是脱胎自的道家养生之法,这样的功法,我这里也有一套。只是从前顾虑到您的身份,未能倾囊相授而已。您常练此法,假以时日,也就能和姑爷旗鼓相当,不至于不谐了。”

    说着,就将几句口诀传给蕙娘,一边又道,“这毕竟是慢慢才见效用的,现今姑爷既然征挞得您吃不消,那么我这里有些手段,虽粗俗些,但却极见效用,学与不学,却在您自己了。”

    “这种事本来就最粗俗了。”蕙娘想到能报权仲白几次把她折腾得竟要开口求饶的仇,便觉得浑身血液都要沸腾起来,她丝毫不以身份为意,“再说,两军相接,比的是手段,又不是身份……您就只管传授吧。”

    江妈妈不知想到什么,眼底竟掠过一丝笑意,她一背手,一本正经地道,“可姑爷既然天赋异禀、长大过人,则有一事,姑娘必须先行办到……否则,怕也不好教的!”

    蕙娘不禁大奇,忙道,“您尽管说——”

    江妈妈便压低了声音,说出一番话来,听得二少夫人神色数变,脸上不禁浮现红霞,她有些忸怩了,“这——就不能随意将就吗……非得——”

    见江妈妈不说话了,她又一咬牙,“成吧,这件事就交给我,一两天内,一定给您送去。”

    #

    焦阁老一席话,说得神医心事很沉,他今日只叫了十余个病人,因又都无过分的疑难杂症,随意开出方子,冲粹园有的药,就冲粹园里抓了,冲粹园里没有的,他也指明城内药房,病人们自然是千恩万谢,权仲白也不以为意。用过晚饭,便让小厮打了个灯笼,自己在冲粹园中闲步赏月,想到广州风物,一时也不禁心潮起伏:不论自己这个妻祖父究竟有何用意,保太子,是否还是为了限制杨家,但在孙家起落上,他这句话是没有说错的,一旦孙侯去位,只怕广州开海,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轰轰烈烈了。

    开海贸易、地丁合一,都是影响深远的国策变动,承平帝虽然年号承平,可态度是一点都不承平,宫中朝中都不宁静,四野也不太平。现在的大秦,看似中兴之势才起,处处都有生机。可危机也和生机一样浓重,这个庞然大物,就像是一艘载重过沉的海船,许多小事一旦处理不好,都有倾覆的危险,更别说是危及中宫的大事了,权仲白不愿过问政事,不代表他不了解政事,不参与政事——毕竟,身为朝野间唯一深受皇上信任的神医,他自己也很知道自己一言一行的分量。

    但很多事,不是这么简单,要推太子一把,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要保太子一年,那就有无数的工夫等着他做,其中更有好多心机算计,是他所不喜、所不愿为的,可既然在阁老跟前许了这么一句话,他也不可能说不认账就不认账……

    思绪半晚飞驰,从朝事而发散开去,又想到边事,还有那生机勃勃的广州风光,亦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