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耽美小说 -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5

分卷阅读265

    ,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儒生误国之类的说法,基本能规避就规避。

    哪怕是建立了长安学院,一开始也是打着抚恤牺牲士兵子嗣和管教孤儿的名头,学校里的学生又是资善堂毕业的宗室子弟,任谁听着都像是一群年轻人小打小闹,起初并没有当一回事。

    虽说如今的大魏科举繁盛,早没了所谓的世家,但寒门学子依旧难出头,就算有出头的,当了个官赚了钱,三代过后那又是一个小世家,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这种优越感叫他们不会在意什么寒门。

    再者有陛下支持,而且这些宗室子弟再怎么瞧着没前途,好歹也是皇亲国戚,身份摆在这里,多少得掂量掂量。

    长安学院就这么开了起来,然后在儒生们完全未预料中迅速壮大,堪与国子监齐平。

    儒生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小手段的背后潜藏着一只猛虎,正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扑上来将他们撕扯干净。

    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新学从去年开始真正露出了獠牙,拨云散雾般彻底展露在儒生面前。

    这也是陛下会同意宋良办幼学的主要原因。

    他看了眼南方:“还是你想去跟刘愿作伴?”

    刘愿的归来就是开战的信号,学历史出生的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儒学的弊端和益处,新学与儒学对垒的事当年就说好会交给他解决。

    嗯,当然背锅的也是他,如今刘愿可是一己之力扛下了新学,引得无数儒生愤慨谩骂,连带着他们这些行走也受到了牵连,毕竟名义上他们都是从海外归来的同伴。

    宋良立刻拨浪鼓似的摇头:“这就算了。”

    听说刘愿现在天天被儒生堵门,江南长安学院正式招生那天可是有不少老腐儒抱着牌位要以身殉道阻止新学,连长安城里的长安学院也有人来找茬,要不是碍于这些皇亲国戚,只怕不比江南的长安学院好多少,甚至有不少心志不坚的学生打退堂鼓退学了。

    他也不敢再随便跑到学院里浪了,乖乖回幼学去当孩子王,毕竟他现在身体年纪还小,万一出事还怎么玩。

    他还是悄悄发展,猥琐发育吧。

    第171章 争吵

    刘愿这会确实像元佩和宋良想的那样不太好过, 尽管他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 但事到临头还是有点头疼。

    他假死到江南已经快四个月了, 头一个月他和母亲一起养病,他是皮肉伤,假死摔下悬崖的时候他没有让别人来替, 而是自己亲身上阵,母亲是替身就算了,若两个都是替身, 容易被看出破绽。

    不过防护做的再好还是受了点伤, 好在不算非常严重,除了一些皮肉伤, 也就左手腕折了下,有他从梁平安那里分得的长乐公主的药, 已经全好了。

    反倒是他母亲来到江南后大病了一场,尤其听到辽帝去世的消息后, 郁郁了好些时候,差点真去了,吓了刘愿一跳。

    虽说他不是原来的刘愿, 但他用了原身的身体, 接了他的身份,对他母亲自然得照顾一二,再者相处这么多年,就算原来没有感情也有了,他又不是什么冷血无情的特工杀手, 谁对他好对他不好,他还是分得清的。

    反之便是辽帝,虽说他嘴里叫着他父皇,但心里到底没有办法像待他母亲那样带他,皇家无父子,辽帝对他的宠爱也不过建立在威胁不到他的情况下。

    当然他母亲的心情他也能理解,辽帝在世的时候对他母亲确实是不错的,虽说后来几年辽帝更爱鲜嫩的新人,他母亲保养的再好,也近四十了,跟小姑娘比不得,但纵观他母亲进宫后一路的历程,基本上是没有怎么吃过苦的。

    不过要说他母亲对辽帝有多么深刻的感情,那倒未必,他母亲进宫时才十三,十五岁得宠,而那时候辽帝已经四十多了,保养得再好那也是父亲甚至爷爷辈,如何真情实意爱慕的起来?

    更何况辽帝对他母亲也只是宠而已,他母亲并不是那类一味沉迷情爱看不清局势的女人,她的病更多是因为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隐忍和苦楚在轻松解脱后一朝爆发,加上背井离乡的无奈,辽帝去世只是最后压垮的那根草,不管怎么说,好歹也做了二十多年夫妻,不可能没有一丝感情,虽说她算起来只是妾室。

    等缓过来,刘愿正式开启了他计划已久的新儒之战。

    这件事他谋划已久,可以说从跟元清帝他们坦白身份后就在策划了,他虽说没有什么称王称霸的野心,但总归是希望这个与华夏同枝的世界越来越好的,科学技术方面他给不了支持,但却能从根上改变社会发展进程。

    而这个要解决的根自然是儒家。

    若像他原本的世界一样,再让儒家掌控王朝,恐怕不管他们攀了多少科技树,到头来还是会被腐儒误国。

    这些年他一直明着暗着发表各种文章,什么论语新解、学说解读等等,一点一点从边边角角逐步侵蚀,虽撼动不了儒家根本,但多少改变了一些儒生的思想,像京城长安学院和如今江南长安学院里教学的儒生便是,他们虽未完全抛弃儒学转入新学,但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分辨。

    事实上,他内心深处更希望别说是儒学,最好连封建帝王制都一同消除,不说民主社会,至少也达到君主立宪制,不过这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有生之年估计是看不到了,只要元清帝还活着,就不可能放弃权利,再者他要想完成任务回家,还得靠他。

    而且这种事太遥远,还是先考虑考虑怎么应对那些儒生,在长安城好歹还有陛下撑腰,江南这地界各种儒生势力抱团盘根错节,一个做不好,他说不定连命都得折在这。

    正头疼着,小厮急匆匆进门来报:“老爷,糟了,诚少爷和东白少爷在门口跟那些儒生吵起来了!”

    刘愿顿时头更疼了:“他们两个是怎么出去的,不是说让你们看好他们的吗?!”

    这诚少爷是高晏的儿子高诚,东白少爷更不得了,是大魏如今唯一的皇子魏曙,化名赵东白,乔装打扮跟着高诚来了江南。

    高诚进入长安学院自然是来撑面子的,以高晏的身份,他的儿子进入长安学院,能帮忙拉来不少生源。

    但自打新学正式宣布与儒学对垒,长安学院时常遭到儒生围攻,他的季府也被这些江南儒生盯上了,整日有人来找他下战帖,这里面有真心厌恶新学的,也有心怀鬼胎想要借着他扬名的。

    他就怕高诚和大皇子给他搞事,没想到两人还真跑出去了。

    二话不说出门骑起自行车就往大门口赶,自打有了自行车,大户人家的宅子地面都重新做了修整,基本除了大门,里头的门槛全都卸了,地面铺平,就为了进出方便。

    到了大门口,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