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3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3节

    方毅十分意外:“一整套?十七本?”

    “对。”盛景点头。

    这下不光方毅,盛河川也朝这边看来。

    盛河川是知道盛景买书的。他给了盛景钱,说了让她随便花,但买什么要花大钱的,盛景还是会跟他说一声。

    听到孙女要买书,当时盛河川高兴得不行,又往她手里塞了二十块钱,让她尽管买。

    他没想到盛景竟然买了十七本书。

    他不是心疼钱,而是好奇:“小景,这么多书你都打算看完?”

    盛景点头:“是啊,我已经看了好几本了。”

    “看得懂吗?”盛河川又问道。

    “基本都懂。”盛景道。

    她这是谦虚的说法,可听到盛河川和方毅耳里,两人都有些不敢置信。要不是知道盛景不是那种虚荣的人,他们都以为盛景是在吹牛了。

    盛河川看向方毅:“要不你出些题考考她?”

    方毅也好奇盛景的“基本都懂”是懂到了什么程度,十分欣然地点头道:“好,一会我就出。”

    盛河川对盛景道:“你方毅哥读书很厉害的,一直名列前茅。”

    他叹了口气:“要不是不能考大学,他现在就在清华北大念书了。”

    方老爷子文化不高。三人说的这什么《数理化自学丛书》,他听了个稀里糊涂。盛河川最后这句话他倒是听明白了。

    他对盛景道:“有什么不懂的,你尽管问你方毅哥。”

    方毅这会儿也吃得差不多了,他出去洗了手就去隔壁。

    等盛景把桌子收拾干净时,他拿了一张纸过来:“呐,你做做。”

    盛河川夺过盛景手里的碗:“碗我来洗,小景做题,方毅帮看着。”

    “让她做,我去洗碗。”方毅道。

    盛景知道这两人心里存疑,没抢着洗碗,也不回自己房里去,免得两人怀疑她翻书作弊。

    她坐到桌前,拿起笔写了起来。

    题不多,数理化各出了五题。但涵盖面广,数学就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代数等方面各出了一题,难度中等。物理化学也如此。

    盛河川又想看孙女做题,又怕打扰她。就跟方老爷子坐在一旁下棋。

    等方毅洗了碗回来,盛景把纸一推:“做好了。”

    “就做好了?”这速度,让方毅吃惊。

    “改改,快改改。”盛河川棋也不下了,跑过来催促方毅。

    方毅拿过纸一题题改。

    看着方毅一连四题都在打勾,盛河川越发期待。

    方毅把数学的五题改完,抬起头来看了盛景一眼:“数学都对,厉害。”说着朝盛景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盛景抿着嘴笑道:“继续。”

    方毅低下头去,把物理那五题改完,又给盛景竖了个大拇指。

    盛河川是个十分含蓄内敛的人,心里再高兴也不溢于言表。可这会儿他嘴角禁不住地直往上翘。

    盛景虽然在六中校长那里考过一次,也是全对,但盛河川也知道,那题目相当简单,而且是高一的考题,对于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盛景来说,做对并不稀奇。

    可这会儿方毅出的题,已到了他看不懂的地步。结果盛景仍然做出来了,速度还挺快,而且都全对,这可不是高一那个水平程度了。

    把化学五题也连打了五个勾,方毅放下笔,望着盛景赞叹道:“厉害厉害。”

    方老爷子看到盛河川想笑又拼命忍住的样子,翻了一个白眼:“老盛你这臭毛病,想笑就笑嘛,憋着干什么?”

    盛景和方毅闻言望过去,盛河川被两个孩子看得不好意思起来。

    他瞪了方老爷子一眼:“我就笑怎么了?我孙女聪明,我不该高兴吗?”

    “行行行,赶紧笑赶紧笑。”方老爷子道。

    “哈哈哈……”盛河川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盛景跟方毅对视一眼,耸了耸肩。

    方毅深深看了盛景一眼,没有问出心中的疑惑。

    盛景说她看了几本,可他出的这些题,可涵盖了《数理化自学丛书》大部分的内容,就算有些没有涉及到,却也得在弄懂那些基本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做得出来的。

    可见盛景不是看了几本,而是把那十七本书都看过了,而且还都看懂、弄明白了。

    而她来槐花胡同,拿到这些书还不到一个月吧?难道她是传说中的天才?

    不用他问,盛景就知道他心存疑惑。

    她解释道:“我虽然没上高中,但我乡下表哥是读了高中的。他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拿他的书来自学过,所以高中的知识我基本都懂。”

    这个解释很说得通。但也不能否认盛景是天才的事实。

    一般人自己看书,尤其像数理化这种科目,可不是一看就能懂的。

    方毅没替自己遗憾不能上大学,这会儿倒替盛景遗憾上了。

    他问盛河川:“您说,这两年恢复高考的可能性大不大?”

    盛河川道:“看局势吧。依我看,希望就在眼前了。”

    方毅点头,精神很振奋:“我也觉得希望就在眼前。”

    “那你替我好好辅导小景。小景才十六岁,方毅你也才十八,完全可以等得着。只要有机会,你俩都去上大学。”盛河川道。

    “好。”

    盛景和方毅异口同声地应了一声。

    方毅应完又道:“盛景这程度,不需要我再给她系统地辅导,而是看她的需要。”

    他看向盛景:“你哪里不懂的只管来问我。你看了什么书,觉得想检查一下自己学习效果,就跟我说,我帮你出些题考考你。如果这些题都没问题,那你这本书就算是过了。”

    盛景道:“好。”她想了想,“那就一周一本吧。”

    这些题她做完后还可以拿回李家庄去给李建设做一遍,看看他学习的情况。当然,她还会私下里再出些浅显的题。

    方毅出的题肯定是难度比较大的,只适合她。别把李建设打击得完全没有了学习的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杜家兄妹没再来过槐花胡同,卫铮的伤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好的,他家人也没来过,盛景的生活恢复了平静,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做家务。

    方毅爷儿俩的生活就更惬意了。方毅还时常跟着方老爷子出去钓鱼。

    方毅辞职的事也没跟大杂院里的人讲,他平时上班又那么清闲,一两天只在家里睡大觉不去上班都十分正常。开始一段时间,大家都没看出什么来。

    可时间一长,尤其是有夏老太那种特别爱管闲事的人存在,大家就看出端倪来了。

    这天方毅挑着两只空桶去水笼头那里接水,就被一群大妈大婶逮住了。

    “方毅,这段时间都没见你去上班。你这是什么情况?”

    “对啊。我本来还以为你们杂志社停刊了呢,我昨天还特意去翻了一下我们单位的杂志,发现你们那本半年刊昨儿个还发了一本特刊。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话是王大妈的儿媳妇刘莉问的。

    她是小学老师,比大杂院其他人都更关心政局。另外她丈夫许志鸣的工作还是买自方老爷子的。虽说许志鸣转业后也安排了工作,换这个工作也花了钱,他们并不需要承方老爷子的情。

    但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家能过上现在的生活,比在杂院里的人都好过,都因为许志鸣工作的缘故。这都是方老爷子这个工作带来的。

    感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方毅的工作没了,没准方老爷子又想叫许志鸣把工作还给他。

    虽说这样做不地道,许志鸣也不可能把工作还回去。但多少年的和睦邻居,因为这个闹了矛盾,总是不好。

    “你不会是被停职了吧?”这话是王大妈问道。

    这话一出,众人都静了一静,看向方毅的目光就变了。

    生活在皇城根上,对时局这种东西,大家要比别处的人都要敏锐。如果方毅在这种时间被停职,再想一想他原来的工作,那肯定是发表了什么不当的言论。

    如果事态严重,就不是停职那么简单了。没准还要吃木仓子儿。

    方毅早就预料到了这遭儿。

    他笑了笑,态度依然跟往常一样平和温润:“没有。是我爷爷觉得现在乱,叫我辞职回家呆一段时间。等平复了再找个工作。”

    听到这话,大家舒了一口气之余,又觉得心里发酸。

    这工作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说找就找。多少人闲在家里,想找份工作糊口都千难万难。

    结果倒好,方家小子这好好的工作,说辞就辞了。而说起再找工作,那也是轻描淡写,好像只要他们想找就能找得到一样。

    今天是星期天,盛景拆了盛河川盖的被子,蹲在一群大妈大婶中搓洗。

    知道许志鸣的工作是买自方老爷子的,她见王大妈婆媳特别关心此事,闻琴声就知道其雅意了。

    她出声替方毅解围道:“方毅哥文章写得好,在业界也是小有名气的。这年头能吃这口饭的人也不多。他要想再找工作也不难。”

    刘莉回过神来,赶紧附和:“对对对,小毅文章写得好,编辑记者都能做。现在报刊杂志那么多,都缺这方面的人才,他想找个工作还真不难。就算找不到固定工作,写文章的稿费也能养活自己。”

    当初得知方毅去了杂志社,大杂院里的人很是好奇了一阵子,特意找了有方毅文章的杂志来看。

    刘莉不得不承认,方毅的文章确实写得好,旁征博引,层层铺垫,逻辑严密,气势十足,有着青年人特有的锐利与锋芒。他特别适合写政论性文章。

    学校里就订了那本杂志,此后每次杂志出新刊,她都要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方毅的文章。

    然后她发现方毅这个人虽然年轻,但在处事上却老道。他从不针对时局发表意见。他的文章,都是以小见大,写的都是表现突出的工人、农民,写他们身上人性的闪光点。

    这种歌颂优秀人物的正面文章,是最不容易出错的。更何况方毅从不给出自己的主观评价。要评论这个人,升华文章主题,他也是通过别人的口来称赞,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者。

    这样即使这个人最后出了什么岔子,也牵连不到他身上。

    这功夫,老道得叫刘莉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私下里没少跟丈夫称赞方毅。

    想到这一点,再想想方毅在这时候辞职的举动,她越发佩服起方毅来。

    她对方毅道:“小毅做得对。工作再找就是。要是出了什么事,你爷爷可怎么好。这么大把年纪,可别让他担心。”

    “对对对。”对时局有一定认识的人也都连声附和。

    “可不?就算方毅不工作,他爷爷有退休工资,他爸也能给他打钱,总是饿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