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耽美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4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4节

    夏老太说这话,其实还想探究一下方毅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有瓜吃不到,老太太心里一直掂记着。

    可刘莉的话让大家都想起来了方毅的工作敏感,现在的局势紧张。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随意议论的。一句话不对没准就得惹祸。

    因此大家只胡乱应和一句:“对对,饿不着。”

    在场的年轻姑娘除了盛景,还有赵盼儿。

    自从方毅来到这里,赵盼儿的眼睛就跟粘在他身上似的,一直往方毅身上瞅。直到方毅挑着水回去,她才低下头去洗衣服。

    她这神情,哪里瞒得住跟探照灯一般的夏老太和马桂英?

    不过马桂英跟陈招娣向来不和。赵盼儿的事,她可不掺和。

    夏老太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看方毅已进了他家厨房了,就问赵盼儿:“盼儿,你妈给你说的那门婚事,怎么样了?”

    赵盼儿脸色骤然一变,语气不善的道:“什么婚事?没有的事,夏大妈您可别瞎说。”

    她这话这语气,可是惹恼了夏老太:“什么瞎说,你这门亲事还是我给介绍的呢。怎么,人家好好一个小伙儿,怎么就配不上你了?要不是为了回城,人家才不会做上门女婿。”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8 20:19:11~2023-03-19 19:18: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耳朵瑶瑶 5瓶;夏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晃眼看到一个人影进了你房间◎

    “既然不想做就别做。”赵盼儿的态度很不客气, “我也没求着他做。配不配得上的别提,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

    盛景抬起头来, 好好地看了赵盼儿一眼。

    因为同住一个院儿的关系, 院子里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谁也不想住在一个吵吵闹闹,戾气很重的院子里。

    可陈招娣和赵盼儿母女是个例外。

    陈招娣一言不和就跟人打架、吵架。赵盼儿总感觉整个大杂院的人都看她家笑话, 背地里议论她们家,所以对大杂院里的人都充满敌意。

    当然,这其中也有她俩孤儿寡母, 在大杂院里属于弱势群体, 所以担心自己被欺负,越心虚,就越张牙舞爪的缘故吧。

    夏老太越发恼了。

    对别人她不敢太强硬。可陈招娣母女在这大杂院算是垫底的存在, 她可不怕这母女两人。

    她语带嘲讽地道:“不同意你还想嫁方毅不成?你们家是要招上门女婿的。方毅家就他一个独子, 他家三间房,他爷爷工资高,他爸似乎也不是普通人。一般人想嫁方毅都嫁不着,你还想让人家方毅给你做上门女婿?真是白日做梦哟!”

    赵盼儿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羞的,她把湿衣服往盆里一扔,脸色涨得通红。

    “夏大妈您别以为您年纪大我就不敢骂您。您胡说八道什么?谁说要方毅做上门女婿了?我有说要招上门女婿吗?我妈说的不算,我们家我说了算。您不就看我家是我妈跟我两人, 孤儿寡母的好欺负,才敢说这些话吗?您别以为我不知道您的心思。”

    “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说一句,别吵吵, 别吵吵。”其他人都在打圆场。

    王大妈则对夏老太道:“姑娘家脸皮薄, 当着这么多的人说婚事谁受得了?夏大姐下次要问就私下里问好了。你是长辈, 别跟小姑娘一般计较。”

    夏老太也有些后悔,明知道赵盼儿脾气臭还去招惹她,弄得自己不痛快。

    但她也是好面子的。年纪这么大个老人,却被小辈儿顶撞了,脸上可下不去。

    她道:“或许我没注意场合,但我也是好心。好心好意给她介绍对象,好心好意问她一句。她要是不愿意就算了,何必用这种语气说话?我欠她的了?”

    “是我欠你的行了吧?那往后你还是别好心好意了,我可没求着你给介绍对象。”赵盼儿连敬语也不说了,顾不上自己的衣服还没过水,提起盆儿就走。

    夏老太气得站起来冲着赵盼儿的背影骂道:“要不是你妈求我,我是吃撑了才给你介绍对象。得,往后你们别求我,也别求大杂院这些人。你性子独,别求着任何人。”

    “行了行了,老姐姐你别气坏了身子。”王大妈拉住她,劝解道,“跟她计较,不值当。”

    “就是。”一直默不作声的马桂英开口道,“那母女俩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去给她介绍对象干嘛?从十五六岁起,她就一直围着方毅打转,人家方毅不理她,她也往上凑,满大杂院里谁不知道她的心思?您给她介绍对象,不是招骂吗?”

    夏老太讪讪道:“也是陈招娣找我说话,我想起我那个侄外孙,挺好一小伙儿,去插队一去就是七八年,去年病了一场,差点没死在那乡下地头。他妈到处求人,想给他弄个工作,可这年头哪家工作有富余的?没门路没钱,白搭。”

    “他妈当时就说了,只要能回城,怎么的就好。正好陈招娣跟我说要招个上门女婿,我想着如果能成,也是一桩好事,就跟陈招娣说了我这侄外孙。”

    说到这里她就冷哼一声:“赵盼儿也不撒泡屁照照自己,人家方毅看得上她吗?既看不上就趁早死了这份心,去找一个合适自己不好?一个大姑娘满身的刺儿,还弄个不好的名声,往后谁家敢娶她?”

    马桂英赞同地点点头:“我虽跟陈招娣不对付,但说句老实话,赵盼儿这孩子还是个不错的。勤快坚强有主见,不像她那几个姐姐软趴趴的不能顶事。可她这个脾气吧,又太过强硬了些。刚才夏婶儿也是好心,她哪怕不高兴也不应该这么说话。”

    马桂英指着盛景道:“你看看人家小景,平时说话做事总是笑盈盈和和气气的。这样的人才讨人喜欢呢。”

    “可不是,这孩子就是好。”王大妈几人要转移话题,没口子地夸赞起盛景来,似乎忘了盛景也曾怼过夏老太的事。

    “别别别,各位大妈大婶儿,你们赶紧饶了我吧。你们这是夸我吗?这是骂我呢。盼儿姐听了不定得多恨我。”盛景笑嘻嘻地道。

    “哼,我们就算不夸你,她也恨你呢。”马桂英轻哼一声道。

    “马大婶,这话怎么说?”盛景眨巴眨巴眼。

    她隐约猜到马桂英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本不想往这个话题上扯,但要是她避而不谈,又显得她心里有鬼,心虚不敢问。

    有些事,也得说开了才能澄清。

    马桂英笑了笑,望着盛景道:“你家跟方毅家紧挨着,两位老爷子又交好。两家过得跟一家似的。你跟方毅……”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颇有深意地又笑了一下:“你俩是不是有情况?有两次我都看着方毅用自行车带着你出去呢。”

    “什么啊。”盛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我才十六岁,年纪这么小,你们怎么往那处想?”

    众女人都笑了起来。

    “十六岁怎么了?想当年十六岁我就嫁给中杰他爷爷了。”夏老太道。

    “可不,我也十七岁嫁的人。人家赵盼儿十五六岁就喜欢上了方毅,比你还小呢。要是方毅肯娶,去年前年她就嫁了。”

    盛景不想让她们这在话题上扯下去,否则真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来。

    她赶紧打断大家:“反正我还小。我跟我爷爷说了,五年内不谈婚事,结婚什么的总要二十几岁再说。嫁人有什么好?现在这日子过得不自在吗?”

    大家还想劝劝盛景,开她两句玩笑呢。一听她这话,又被她带歪了。

    “二十几岁啊?是不是太晚了?那时候哪还有什么好小伙儿给你挑哟。”夏老太不赞成盛景的话。

    而现在还是小媳妇的吴丽却很有同感:“那倒是。现在你跟你爷爷住着,平时上上班,下班后家务也不多,做两个人的饭洗两个人的衣服,有你爷爷贴补着,经济也宽裕。嫁了人,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

    大家就这个话题,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马桂英问盛景:“那你爷爷怎么说?”

    “我爷爷很赞同啊,他说女孩子最好的年华就这几年,不要急着嫁人,过几年松快日子再说。”

    马桂英眼珠子转了转:“那你爷爷有没有说,是让你招上门女婿还是让你嫁出去?”

    盛景摇头:“这个我们没谈过。还早呢,五年后再谈也不迟。”

    “五年后啊。”马桂英微叹了口气。

    盛河川把白酒还给她儿子的时候,就跟陈常凯说了,说盛景年纪还小,他打算把盛景留在身边几年,现在还不想让她谈对象。

    有了盛河川这话,陈常凯就不敢往盛景身边凑了,免得惹恼了盛河川。

    大杂院里都知道,盛河川是个能耐人。看他待人温和就以为他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了。

    夏老太斜睨了马桂英一眼,心里颇不以为然。

    什么五年后,不过是盛家爷儿俩私下里随便说说,谁当真谁是傻子。

    盛景现在还没开窍,等她动了春||心,喜欢上了某个小伙儿,那是恨不得连夜就要结婚的。到时候哪管五不五年的?

    她那大孙子还得找机会往盛景身边凑才行。

    只是盛景不是上班就是做家务,也不出来玩,她大孙子都没什么机会。

    心里想着事儿,夏老太也没心情在这里呆着了。

    她回了家里,把儿媳妇刘凤芹叫到屋里,将盛景的话跟刘凤芹说了。

    刘凤芹忧心忡忡:“那怎么办?不说五年,咱们家中杰可是一年都等不起。”

    夏中杰今年其实已经高中毕业了。按规定他应该跟盛景一批下乡去兰城的。

    但他们家走了关系,去年就让夏中杰在家休学了半年,没让他正常高中毕业,一边走了知青办那边的关系。所以他今年就没出现在下乡的名单里。

    夏家迫切地想给夏中杰找到一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

    “到时候中杰找得到工作,这事就放一放。要是找不到,让中杰他爸找盛老头儿谈一谈。这么好个小伙儿,长得好,人也懂事,还知根知底的,盛老头儿有什么不满意的?实在不行就说生的第二个孩子姓盛。盛老头儿肯定同意。”夏老太道。

    大杂院里的这些闲言碎语,盛景都没放在心上。女人结了婚后最大的乐趣就是保媒拉纤,大杂院里的女人一扎堆,说的不就是这么点儿事?未婚姑娘就这么几个,陈映霞的小女儿何美华和马桂英的女儿陈小娟都未成年,可不就讨论到她和赵盼儿身上?

    可她不在意,有人却把三姑六婆的话放在了心上。

    平时方老爷子和盛河川是一个月出去钓一次鱼的,这会儿离上次钓鱼并没过多久时间。

    但方毅现在不上班,方老爷子怕他在家里闷坏了,他自己钓鱼的瘾头又大,便在这周的周末,拉着他还有盛河川,三人一起去城外钓鱼。

    城外路远,好不容易去一次,两个老爷子总想多钓点,因此不到天快黑的时候都不会回来。而每次钓鱼回来,两家人都会在一起吃饭。

    这次也不例外。

    三人回来天都快黑了,回来后方老爷子歇了一会儿,就挽起袖子去厨房做鱼,方毅自然也去帮忙。

    盛景因为有经验了,早已把鱼以外的饭菜都准备好了。她在厨房里沏了一壶茶,正打算送去自家堂屋,晃眼间似乎看到一个人影进了方毅的房间。

    要是换了别人,可能不在意,会以为方毅回了自己房间。但盛景是个谨慎细致的性子。

    她没有回自己堂屋,而是提着茶壶去了方家厨房,探头朝里面望了一眼。

    “小景,饿了吧?很快就好啊。”方老爷子乐呵呵地道。

    这次他们钓到了两斤多的一条草鱼,本来做红烧鱼再合适不过。

    可这年头油是个金贵东西,上次做菊花鱼,不过是油炸一些鱼肉,费的油就叫老爷子心疼了。油炸或油煎整鱼,他老人家可舍不得。因此今天他打算做酸菜鱼。

    酸菜鱼好做,就是片鱼费些手脚。

    盛景的目光在站在灶台前炒酸菜的方毅身上滞了一滞。

    很快她嘴角翘了起来,对方老爷子道:“方爷爷,我不急。是我爷爷,他说要找个东西,叫方毅哥过去一趟。”

    方家爷儿俩都有些诧异。什么东西这么急?